第106章 四大鎮撫司

  韓宜可在孔家大堂的那番話在孔訥看來不是好言相勸,而是赤裸裸的辱罵,對孔家的蔑視,對他衍聖公的羞辱。

  孔家當然不會老老實實納稅,孔訥糾集族人和有名望的士紳已經商議好了對策,三天後,他要正式和韓宜可開戰。

  而韓宜可已經打算動兵了,雖然他這個巡撫有調動山東都司兵馬之權,但這種事還是要先稟明朝廷為好。

  ……

  江南!

  各地方士紳豪強已經得知吳家兄弟頂大誥告御狀的事情,接著皇帝一定會派人來查,他們乾的那些破事一定瞞不住。

  不過,以許家為首的大士紳並沒有慌張無措,他們本就沒想瞞著此事,即使沒人告御狀,這件事也瞞不過江南的三司。

  一旦皇帝徹查,先倒黴的不是士紳,而是以地方三司為首的官員。

  以小皇帝的秉性,他早就開始動刀子推行新政了,但直到現在他都沒動用武力。

  他的目的已經被江南士紳猜到,首先,新朝初立,不宜大肆屠殺,揹負暴君之名,即使小皇帝不在乎,但以老洪武護犢子的性格,也一定不會讓孫子胡亂殺人。

  其次,小皇帝不是傻子,他比老洪武算計的更多,他是既想讓割士紳的肉,又想讓士紳帶病幫他幹活,算盤打得比誰都響。

  但這也恰恰證明,小皇帝還用得到這些士紳,也有忌憚之心,不然早就派人拿著口袋,帶著刀子明搶了。

  歸根結底,大明還離不開士紳,還需要他們幫著官府管理鄉里,而朝廷免除他們的丁稅和土地稅,算是一種背後的交易,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只要小皇帝還想坐穩這個江山,權衡利弊下,土地之事,他不認也得認。

  除非他能找到取代士紳,治理鄉里,教化百姓的方法,不然就動不了士紳。

  士紳的身份和作用,就是他們最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