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飛熊 作品

357.番外(二十一)





而今得知薄細君的兒子會是最後的勝利者,北宮的女子遺憾歸遺憾,但好歹能輕鬆自在些,不必再過惶恐不安的日子。




不過聽到孝高武帝七八歲就拿嬪妃和庶出兄弟開刀後,她們還是吸了口涼氣。




劉瑞對付梁王和竇漪房的片段還歷歷在目。




要是他拿那種手段對付她們……




嘶……




至此北宮除了腦子不太正常的慄姬,其她姬妾都徹底躺平,甚至還有未承寵的請求離宮,拿著補償回家當起了小地主。




【十九歲接手大漢集團,二十二歲去草匈奴,二十七歲時看著已經入京做客的南方諸王,終於可以安心北上,藉由東西伯利亞去阿拉斯加尋找土豆。】




一隻商隊在冰天雪地裡不斷前行,最後跨過白令海峽,對著一片不太宜居的土地陷入了沉思,開始懷疑皇帝是不是腦子壞了,居然會對這種地方念念不忘。




【三十二歲時看著超過一千萬平方公里的疆域陷入了短暫的迷茫,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後半生的奮鬥目標。】




文帝:“……”




太子劉啟:“……”




耿直的劉邦:“你聽聽,這是人話嗎?”




【四十歲時開始策劃退休生活,逼著才過十七歲生日的皇太女替他上朝,開啟他君主離線制生涯。】




“……”劉啟隱晦地瞥了眼一旁的阿父,又看看素未謀面的大孫女,心裡比吃了一百顆檸檬還酸。




要是把這一視頻投放到各個朝代,估計包括朱厚照在內的太子、太女都會破防,感嘆不僅皇帝與皇帝間不僅有著堪稱之間宇宙的巨大差異,就連基礎的父母身份,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同是皇儲,人家接受的是蒸蒸日上的大漢集團,而他們中的某些人就得對著跑馬的國庫,危機四伏的江山欲哭無淚。




同是皇儲,人家的父母說放手放手,說鋪路鋪路,從不懷疑兒女的孝心與對大漢集團的忠誠,而他們的父母一二三打壓,三四五欺騙,剩下的兩天還要將其樹成一個轉移仇恨的活靶子。




所以……




“這樣的皇帝老子是真實存在的嗎?”除了劉啟,破防的還有小富以上的多子家庭。




孩子是父母的財富。




尤其是在古代的價值觀下,很多人的第一戰場不是學校,不是僱家,而是他們的原生家庭。




若是父母端得平且沒有富到甩手不幹也就罷了,最怕的是家中多子還富可敵國,而且那眾多的兒女還不是一個媽生的,簡直是往家裡埋上一堆炸藥。




【四十三歲時進修西漢的老年大學(萬國學宮),開啟他那活到老且學到老的彪悍人生。】




劉邦:“……四十三歲就放棄朝政?乃公四十八歲才響應起義。”




文帝:“……朕沒記錯的話,天幕好像提到這小子活了八十多吧!”也就是說,劉瑞在正式退位的前七年就已經開始了擺爛生涯,這可真是……




“太鬆懈了。”文景二帝還未開口,就有人對天幕描述的孝高武帝表達不滿:“明明有治國之才,為何只在人生的前半段勤政愛民,後半段就……”




【你笑他擺爛太早,他笑你晚年昏聵,禍害全國。】




開罵的人被無形的大手掐住喉嚨,憋紅臉道:“這……這……”




這實在是沒法反駁啊!




往前有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往後有義子勝親子的李三郎。




天幕這麼一解釋,古人不免腦補過多,自動完善了劉瑞擺爛的背後邏輯,甚至還為這份擺爛鍍上一層“大智若愚”的關環。




“此行有怠惰之嫌,可也是劑避開君王晚年昏聵的良藥。”




最重要的是,劉瑞退休得乾脆利落,而非是明面退休,實際卻與繼位的女兒爭權奪利,搞出能令漢室崩潰的兩個朝廷。




他退休後乾脆利落地搬去洛陽,避免兩個“皇帝”壓在朝廷頭上。




至於那些稀奇古怪的愛好……




不學外語,不搞古物,難道讓五十多的太上皇瘋狂打獵,死於不好宣之於口的馬上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