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醉魚 作品

第144章 人如其名

“展醫生, 你可一定要參與進來。”周主任來找展艾萍的時候,他手上還拿著展艾萍在子弟小學裡設計的數學題,這些題目舉一反三, 由易到難, 圖文兼備……比那些生搬硬套的題目新穎有趣多了

 展艾萍問:“設計一套小學數學輔導練習題?”

 “對啊,現在大有可為!我還怕我們出版社落後了哩。”周主任心情激動, 自從去年恢復高考之後, 全國都颳起了一陣學習之風, 其中就以數理化最甚,數理化的輔導書是全國緊缺的。

 瞧瞧去年那些粗糙混亂的高考刻蠟板材料都賣瘋成什麼樣子了?全國上百家出版社加班加點趕製, 新華書店供不應求, 出版社也賺的盆滿缽滿, 一眾人的獎金填滿,新年更是氣勢勃勃,預備著大幹一場。

 “我們出版社的人去全國好幾家出版社學習瞭解過,今年大部分出版社全都開始轉向教輔書出版,滬城出版社那邊也在著手做小學數學……”周主任滔滔不絕跟展艾萍說起了他們出版社的展望。

 展艾萍道:“設計教輔資料可以,但是我要求我自己單獨編寫,我不跟別人合作,我來創作內容,我丈夫配圖,這套教輔書出版利潤分成……”

 “啊?你要單獨出……這可不是小打小鬧的, 一個人怎麼夠?能……能賣得出去嗎?”周主任十分猶豫,這一套小學數學教輔資料是他們出版社今年最大的項目, 他請了不少人合作, 更想請展艾萍參與, 然而現在展艾萍卻說她要另起爐灶, 自己編寫一套小學數學教輔叢書。

 展艾萍笑道:“你們出版社今年教輔出版任務多,也不差多添我這套,我就小打小鬧。”

 “在滇省這邊,以我的名氣,不擔心這兩年賣不出去,去年高考,我還出名了呢,我弟妹都考上了大學,我們醫院的醫生,還有那幾個赤腳醫生……好些都考上了大學。”

 周主任感嘆道:“可不是麼,最近這通知書過來,你展醫生的名氣可大了,整個省裡,就咱們這邊考上大學的多,報紙上都引起轟動了,都說你弄得高考複習資料好……”

 展艾萍道:“那就這麼定了。”

 “啊?!”周主任道:“我們這邊著急出版,我們要搶先,你一個人能行嗎,最好要在明年春之前印刷出版。”

 周主任心急火燎的,他們要的就是一個加急,搶先。

 展艾萍道:“能行的。”

 展艾萍知道這幾年的教輔材料是一個很大的商機,但她不想參加周主任他們出版社的合作出版項目,這項目肯定邀請了不少人,人多那就不統一,最後為了加緊出版,結局大概率潦草。

 現在單位裡工作風氣是不大好的,一味求快,不注重細節,依然殘留著浮誇風,要一步到位,光喊口號,搞形式。

 周主任這種還算是務實的,他還打算自己找人來編寫,而再等個幾年,全國的教輔市場一片亂象,各種照葫蘆畫瓢,大抄小抄,一會兒抄點這個的,一會兒抄點那個的,題目漏洞百出——儘管如此,但因為教輔市場才剛剛開發,前景廣闊,依然銷量火爆,有利可圖。

 展艾萍想自己領頭設計,給孩子們弄出一套有趣易懂,開闊思維的小學數學輔導書。

 周主任猶豫了下:“那行吧,你要記得快點弄出來。”

 周主任再一次強調了“快”這一個字,突然恢復高考引發了學習狂潮,所有的學校都起了連鎖反應,開始猛抓學習,全都需要輔導書啊!

 可市面上沒幾本輔導書,還是些老舊破爛,落後了。

 展艾萍道:“欲速則不達,我儘量快點。”

 展艾萍接下了編寫小學數學輔導書的活,她腦子裡已經有了藍圖,過去兩年,她作為子弟小學的出題人積攢下來大量的經驗和例題,這些都可以應用起來,再加上……她跟自己的親女兒小湯圓在學數學這件事上鬥智鬥勇,知道怎麼用有趣的題勾起小朋友的興趣。

 她還打算讓自己的兒子鍋包肉來幫忙,這小傢伙十分聰明,並且熱愛做題,對數字格外敏感。

 掌握了廉價勞動力,又讓小鍋包打零工。

 展艾萍笑道:“總比他幾毛錢幫人家代寫暑假作業好。”

 她還真是個良心資本家媽媽。

 不過,她還真算不上資本家,書上說了,資本家的僱工,要達到八位以上,她沒有僱傭八個人,那就算不上什麼資本家,最多算是個體經營。

 *

 在岩心衛生院養病的賀醫生離開了,他接受了上面的安排,要去一家醫學院擔任教職工作,此外,他的女兒賀蘭也考上了大學。

 得知女兒考上了大學,他安心了。

 臨走前賀醫生十分感謝展艾萍:“真要感謝你,以後有什麼需要的,儘管說。”

 “照我說啊,還是你這位小同志適合當老師,以後教育出更多的醫生,救更多的病人……這可比救治疑難雜症偉大的多,一個醫生醫術再厲害,他這輩子又能救多少人呢?”賀醫生喃喃自語的。

 展艾萍笑道:“要是哪天我想進學校當老師了,問您要個推薦。”

 “好。”

 展艾萍送走了賀醫生,她在醫院裡,除了主持日常的醫院工作外,抽空陪女兒,設計小學數學輔導書,每天過得忙碌而充實。

 以曾江為頭的幾個赤腳醫生經常上醫院裡向她請教問題,他們要學習醫術,更要參加接下來的高考。

 展艾萍是附近鎮上村裡的大名人,曾江同樣也是鎮上響噹噹的大名人,現在他平日出門,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的本名,他跟別人介紹自己就說:“我叫江曾,本地人,不是下鄉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