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蒼天能夠理解 作品

第十二章 洞府

一座山有多大,這個問題自然因山而異…

如果說自動人形正在開採的資源山,大概就是個高千米,佔地面積約為五十平方公里這個水平…

把公里換算成米,佔地面積大概就是50*1000*1000,變成5000萬平方米,考慮到山體是上窄下寬,更類似於圓錐,所以,資源山的體積大概就是5000萬*1000*1/3,全部山土泥石量就是167億立方…

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很誇張,但王舞既然敢做出把山挖空的計劃,自然不是隨便一拍腦袋就做出的決定…

參與開採的4w型號,可是足足有十萬臺,167億立方,分配到每個自動人形身上,也就是16.7萬立方米的土石量…

藍星時代,一個普通成年男性,每天工作八小時,能夠採挖9立方左右的土石,王舞打造的4w,五根指頭就擁有100公斤的力量,身體機能上限更是有8000公斤,擁有特化過功效的低級採集法器,還是雙持…

這樣一個自動人形的工作效率,不說比普通人高個上百倍,但十倍是綽綽有餘的,所以,同樣八小時,4w至少能挖90立方的土石…

然而,人類需要休息,重體力勞動每天持續八小時已經很厲害了,但4w不需要,7*24小時對它們來說只是日常,所以,它一天,至少能挖270立方的土石…

分配到每個4w身上的工作量大概是16.7萬立方,而每個4w每天能挖270立方,所以理論上,只需要618天就能把資源山整個挖的乾乾淨淨…

不到兩年…

而實際上,4w的工作效率比王舞設想的還要更高一些,但白晶還是用了兩年半才把整個資源山全部清理乾淨…

理由很簡單,它要保證紫心懸銅完好,不可能不管不顧的大力出奇跡,畢竟是在開採資源,而不是單純的的搬運土石…

167億立方的山體,土石密度大概是兩噸/立方,所以,這座資源山總重超過300億噸,但其中的紫心懸銅,只有區區的一千多噸…

三千萬分之一的比例,要不是紫心懸銅對王舞來說蠻有用的,要不是她在這裡還需要停留一段時間,她早就換地方尋找別的資源去了…

而且,這座資源山,除了最開始挖出來些黑曜石,剩下的只有紫心懸銅這一種材料,高級材料什麼的,連影子都沒見到…

算了算了,至少紫心懸銅足夠貴,王舞自我安慰的想道…

白晶一邊採挖,王舞一邊煉製,所以,當資源山挖空後,千噸左右的紫心懸銅已經全部被打造成標準的紫心銅板,煉製並安裝完畢…

她想的美滋滋,被浮空環減輕過的青蛇號船體重量連九千噸都不到,一千噸的紫心懸銅可是能抵消一萬噸的物體重量,以後青蛇號豈不是相當於無重力飛行,對抗重力的推力就可以全部轉換到對抗風阻上啦,速度又增幅一波…

可惜,想的很好,但現實給了她沉重一擊,紫心懸銅的抵消重量沒問題,但是,材質特性的優先級比法術效果高…

所以,結果就是,真實重量21000噸的青蛇號,會先被紫心懸銅抵消10000噸的重量,剩餘的11000噸,才會繼續被三個大型浮空環按照百分比減重,青蛇號新的重量變成4900噸…

減重成功了,但似乎又不是那麼成功,王舞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變的有些憂鬱…

算了,就當提高了青蛇號的載重量吧,按照之前的滿載標準,青蛇號相當於能多裝一萬噸資源,也不錯了…

兩年多的時間,王舞自然不可能只煉製紫心銅板,這玩意花費不了她多少時間,她的主要精力,都用在青蛇號身上,雖然機翼還沒開始改裝,但她準備工作不能少…

不光需要把三角翼改成後掠翼,王舞還把青蛇號的寬度進行了收縮,從原本的最寬處三十米,愣是給壓縮成了二十米,讓船體看上去更修長一些…

以前是為了空間大小,長寬比不得不妥協,否則船體太窄,內部環境會狹隘,但現在,空明火把前艙擴充的,高寬都接近三百米了,長度更是早就超過三百米,這麼誇張的內部空間範圍,她還在乎個p的船體寬度啊,減少點風阻才是正理…

嗯,更好看一些也是主要因素…

而為了配合新的船體,王舞在塑形的時候,也修改了一下機翼最初的設計尺寸,不僅是需要帥氣美觀,更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必須考慮到青蛇號上的超級防禦系統,五行光盾的展開大小…

同樣的輸出功率,保護範圍越大,光盾強度就越低,這是基本常識,雖然可以用加大功率的方式提高光盾性能,但完全沒必要為了機翼的尺寸而浪費真元,那豈不是本末倒置…

她在機翼上開發衝壓動力,就是為了節約真元的啊…

所以,她在精心計算,仔細思索後,認為,以青蛇號縱向的中心線,和最寬處橫線交界點,就是最適合五行光盾展開的的圓心…

從這裡到船體最前端距離自然是六十米,留點冗餘,王舞就按照六十五米的尺寸,以後,五行光盾常態激活,就會展開半徑六十五米的球型防護空間…

而有了這個範圍限制,王舞塑造新的後掠機翼,就不能按照喜好和想象隨意的胡來,得必須按照精確的數據設計…

最後,青蛇號新的機翼,就比她之前設想的小了一截,後掠角度,水平向後偏轉30度,貼和船身的內側機翼寬20米,機翼最外側寬10米,整體形狀是個斜邊梯形,機翼的迎風斜邊,長度五十米,雙翼最大翼展100米,和青蛇號長度接近…

比起最初的設計,進氣面積小了,升力面積小了,但沒關係,王舞索性決定多加一對副翼…

之前船底的副翼,被她向後挪動,加長,加大,加寬,變成一個直角梯形樣式,靠近船身的內側寬15米,最外側寬5米,迎風一側是斜邊,朝前,直角邊是噴氣邊,長25米,靠後…

這一對副翼是安裝在青蛇號船底,靠後中線的位置,兩扇機翼的內側邊可以說是彼此緊密貼合,負責噴氣的直角後邊位置,是和尾艙門平行的…

船底副翼,王舞並沒有向船身中部的後掠翼那樣進行水平安裝,而是朝下方偏轉了22.5度…

除了這一對原有的副翼,王舞又在青蛇號尾艙,頂部兩側,又加裝了一對副翼,尺寸和船底副翼相同,安裝在尾艙頂部的內側機翼寬15米,最外側機翼寬度5米,同樣的直角梯形,斜邊迎風邊,直角噴氣邊,長25米…

直角噴氣邊依然和尾艙門平行,這對船頂副翼,同樣沒有水平對置,而是向上偏轉了45度…

因為船頂副翼是安裝在尾艙頂部兩側,間距十米,而船底副翼是安裝在船底中線,間距零米,但因為偏轉角度不同,上下兩對副翼的翼展是完全相同的,都是45米…

從背後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有些奇怪的x翼…

從五行光盾的展開中心,到船身中部的水平後掠翼最外側邊緣的后角,距離是61米,完全滿足設計需求,而新增的兩對副翼,也完全彌補了新設計縮減的進氣面積…

船頂和船底兩對副翼,都是直角梯形設計,斜邊迎風面,長度是27米,因為所有機翼厚度都是一樣的2米,中間留出來的進氣口也是同規格的1米,那麼,新設計的進氣面積就是…

主機翼,船身中部水平後掠翼,進氣面積100平米,副機翼,下偏轉船底尾翼,進氣面積54平米,副機翼,上偏轉船頂尾翼,進氣面積54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