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蒼天能夠理解 作品

第十三章 天工

而裡面那個東西,同時擁有有寒英和冰玉的外觀顏色,咋一看,和冰魄神晶很像,但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它的雪白,就是自身攜帶的天然顏色,不是光線被扭曲後的現象,所以,王舞也很肯定的說道,它還不是法寶材料…

嗯,綠竹也點點頭,但即便如此,它也不是一般的頂級材料可以比擬的,應該同樣擁有寒英和冰玉的特性,是法術物理雙向全能類頂級材料,它對冰靈根的意義,不會亞於萬載空青玉對小姐你的作用…

需要大費周章的打造了這麼大的天工造化爐,正因為,它值得啊…

額,我對它的價值不存在疑問,不過,為什麼要用熱水煮它,王舞奇怪的問道,這是什麼獨特的煉製方式嗎?

沒錯,小姐,你的太陽金晶能吸收熱量,然後昇華再釋放,冰魄神晶也類似,能夠吸收寒氣,然後昇華再釋放,它們兩就像是站在溫度兩極的統治者,能夠將比自己弱的能量化成自己的養份…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取不足而奉有餘…

而太陽金晶和冰魄神晶,卻逆反常理,變的強者恆強,弱者供養…

王舞也變的若有所思了起來,這就說明,這個爐子裡的材料,不僅僅是外形有些像冰魄神晶,就連特性都有點類似了,造化爐利用地熱,用高溫的水包裹著它,不光是在不間斷煉製,也是在完全隔絕它對外界寒氣的吸收利用…

不過,打造這爐子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這麼帥氣強力的材料,煉製成一根,棍子?王舞一臉不解,這是什麼獨特愛好嗎…

嘿嘿,小姐,這你可就錯怪人家了,非是愛好,而是沒有辦法,冰玉作為頂級材料,塑形就已經非常困難,它沒有韌性,也不存在任何拉伸和延展…

而這份材料,形似冰魄神晶,特性也接近,那麼,強度和塑形的難度,肯定更在冰玉之上,所以才需要動用天宮造化爐,用漫長的時間和無窮無盡的地熱來煉製它,而現在能變成這個挺標準的圓柱體形態,估計都是經過了百八十年的結果…

那還真誇張啊,不過看這個建築物的規模,人家倒是的確做好了長期奮戰的心理準備,是當作老巢來經營的,王舞看了看周圍,可惜,人生總是充滿意外…

現在,對方苦心經營的這一切,全都歸她王某人了,想到這裡,王舞嘿嘿一笑…

不過,這玩意還要煉製多久才算成功?

不好說,那要看小姐你需要什麼形狀的武器,如果是棍子的話,現在就能用咯,綠竹聳聳肩…

…好有道理,王舞反駁不能,這裡已經歸她了,她自然不著急取出來,留著綠竹在原地繼續研究天工造化爐,自己跑去給青蛇號開門…

又不著急走,她自然不能讓青蛇號一直停在立方體建築物外面,索性這裡空間夠大,她就跑去在進來的那面牆上,又開了一個直徑百米的大洞…

還是高週波風粒子振動劍,直穿十米厚的外壁,在上面完整的切下來一塊百米尺寸的圓形石板,等到青蛇號和青荷碧蓮都進來了,王舞才把石板又安放回去,真元一轉,粘合連接的緊緊實實,嚴絲合縫…

這裡,暫時就是她新的落腳點啦…

綠竹沉迷大爐子,王舞只好讓白晶控制自動人形在其他地方進行地毯式搜索,倒是沒發現什麼值錢的東西,但這也算在王舞的意料之內…

修士都有儲物裝備,值錢的當然隨身攜帶,何況,以那個天工造化爐的體型,王舞懷疑,對方的全部身家都投在上面了…

再說,最值錢的,不就在爐子裡待著呢嘛…

數百臺自動人形,很快就將這個碩大的空間清理一空,沒找到啥好東西,倒是發現了幾個正經的出口…

適合人形大小生物的出入口在天花板上,大小隻有兩米見方,應該需要特殊的手法開啟…

除了這個,在邊角的一個隔間裡,還找到了適合大體型妖獸進出的專用通道…

通道十米見方,就在邊角隔間裡的角落位置,看著像是正方形的水池,但實際上和建築物外界是聯通的,只不過通道出口不在立方體建築物表面而已…

王舞帶著青荷碧蓮走了一圈,不算太遠,但也不近,距離立方體建築物大概三公里左右,天然隱藏在一大堆湖底礁石群裡…

唔,以後它兩可以自己覓食,自己進出了,這倒不錯,王舞點點頭,挺滿意,不過,這裡的前主人,還專門修建一條讓大型妖獸都能自由進出的通道,如果不是和她一樣的愛寵人士,那就是,養著有用…

有用,有什麼用,那自然是保護和防衛老巢了,在水下環境,人類修士的戰鬥力多少都會受到些影響,反倒是水生妖獸,有環境加成,戰力翻倍計算…

用來當作戰鬥幫手或者老巢的護衛,驅逐其他妖獸,都是不錯的選擇,畢竟,人類和妖獸需求不同,類似冰魄神晶的頂級材料,是個修士就會垂延惦記,至交好友都可能為此痛下殺手…

但妖獸,吃飽吃好,再陪它玩耍下,就很滿足了,冰魄神晶什麼的,對它們來說毫無意義…

所以,對方的選擇,王舞非常理解…

越瞭解人類,就越喜歡寵物…

指不定,青荷碧蓮之前的口糧裡,就有這裡前主人留下的妖獸護衛,縱然它們的主人可能都死了很久,但它們依然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或者說習慣…

王舞發散了一下思維就原路返回,青荷碧蓮則是自己去捕獵,它們進入啟智期,靈性變的更高,區區認路回家,自然不在話下…

重新回到立方體建築物內部,王舞讓白晶時刻監視著水池通道那裡,雖然被其他修士發現並闖入的概率不大,但還是以防萬一,警惕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