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蒼天能夠理解 作品

第十四章 寒光

因為之前被綠竹催的有點急,所以青蛇號有些細節還沒處理完…

比如船底尾翼,因為不是水平安裝,而是向下偏轉,所以,青蛇號現在尾部船底高度多了十米,兩個尾翼左右傾斜支撐…

但青蛇號的前端,船底高度依然是五米,所以,現在青蛇號停放的時候,就像是趴著一樣,尾巴還翹了起來…

這也太怪了吧,王舞撓撓頭,想了想,她決定給船體前端也加一個支撐,不需要在最前端,在船底中軸線,從前往後40米的位置,安裝一個t字形的結構,當然,是平面朝下的那種…

考慮到這玩意不能安裝太窄太細,否則以青蛇號的重量,會直接把支撐板壓進地面裡,所以,王舞直接當作新增加的第三個副翼打造…

t字形支撐翼厚度兩米,接觸地面的橫板是個直角三角形,90度尖角朝前,兩個側邊長7米,是進氣口,底邊長10米,靠後是噴氣口…

三角形支撐翼高5米,正是t字形結構上,i形態連接翼的長度,至於連接翼的高度,顯然要和船尾保持一致,同樣是10米…

設計打造,自然和之前的機翼沒啥兩樣,標準統一,規格一致,一體化的進氣道,相對獨立的尾噴管,同樣增加了防護網…

安裝好後,青蛇號又變的平直了起來,現在甚至可以從船底下方來回經過,畢竟船底現在距離地面都有十米了…

嗯,王舞繞著青蛇號轉了兩圈,支撐翼沒毛病,倒是現在她又覺得船底的尾翼直接戳在地面上感覺怪怪的,索性,她也給尾翼最外側也加了一個三角翼…

同樣的直角三角形設計,但比船體前端的支撐翼要小一些,直角邊寬5米,和尾翼最外側寬度一致,和支撐翼類似的安裝方式,和地面平行,然後其中一側的直角邊和尾翼連接在一起…

嗯,說是在尾翼末端加了一截三角翼,但向內彎折到和地面平行也沒問題…

這種三角翼是左右對稱,水平安裝,迎風面是三角形的底邊,長7米,噴氣面是三角形的另一個直角邊,寬5米,設計規格和其他機翼一致…

這對附加支撐翼安裝完畢,王舞看起來終於覺得稍微舒服了點,但是,當她抬頭,看見和船底尾翼對稱的船頂尾翼時,又糾結了起來…

總覺得,這裡似乎又變得不太對稱了啊…

想了想,她又按照附加支撐翼的標準,給船頂尾翼也添加了一對同尺寸的三角附加翼,同樣是向內側彎折水平安裝,嗯,這兩個附加翼純粹就是用來對稱美觀,以及增加一點進氣面積吧…

船底前端的t形支撐翼是三個進氣口,長度分別是豎著的10米,和兩個7米斜邊,一共24米…

船尾的附加翼是兩對四隻,進氣口都是7米斜邊,一共28米…

前後新增全部加起來,長度52米,因為都是標準規格,進氣口寬度全部都是1米,所以,新增進氣面積52平米…

算上其他機翼,現在青蛇號的全部進氣面積就是208+52,整整260平米…

好奇怪,她只是想美觀對稱一些,怎麼感覺增加的進氣面積還真不少啊,王舞撓撓頭,一臉迷茫…

算了,至少也算是好事吧,於是很快,她就把這個問題拋到一邊,繼續開始淬鍊青蛇號…

以前為了為了提高防禦力傾斜安裝的相轉移裝甲,現在有了更高級的五行光盾,這些裝甲其實算退居二線了,所以,王舞為了更好的風阻係數,現在開始一點一點把稜角分明的青蛇號上部船體,變的圓滑一些…

倒是青蛇號的船底,本來就很圓滑,是個不對稱的半梭形,而且它的最外側船體外殼是青蛇鱗甲,風水雙行妖獸身上的高級材料,風阻係數和水阻係數都非常優秀,不需要王舞額外花費心思…

青蛇號上部船體的前半截,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就是個半圓椎體形態,只要把相轉移裝甲順滑安置,整體風阻係數其實還好…

但後半截,梯形的後艙和尾艙,就太過方正,特別是弧形的前艙和長方形後艙的交接面,安裝近防炮的地方,直接就是平面迎風擋板,用來當作減速裝置都沒問題…

現在青蛇號船體最寬處20米,就是這個前後艙交接面的位置,最高10米,也是這個交接面的位置,前艙的交接面積,就是個半徑10米的半圓,面積157平米…

而後艙的交接面,就是長20米,高10米的長方形,面積200平米,這個長方形剛好把前艙的半圓麵包裹起來,就在左右兩側頂角附近留下了多餘的無用平面…

額,其實也不能說無用,畢竟之前王舞還在那裡安裝了近防炮嘛,雖然是收納設計…

但在飛行的時候,這43平米的位置,風阻係數就是1.0,它是標準的垂直平面體,還正對前進方向…

怎麼處理呢,王舞思索道,也改成進氣口?但那樣會減弱青蛇號船體強度,還讓後艙變成容易突破的薄弱點,哪像機翼,就算全都報廢,對青蛇號來說,完全無傷大雅,王舞再辛苦辛苦就是…

給那兩塊位置,搭建兩個半圓椎防護罩吧,順便把巨型天眼和主動探測法器移動到那裡,這樣,就相當於同時減少了四個地方的風阻…

為了方便觀測外界,也為了好看,王舞用血琉璃配合光琉璃打造了兩個透明的防護罩,相當於把垂直平面體變成了圓錐體,風阻係數隨便都降低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