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河 作品

第1章 吹角連營

    宋之問必須親自去看個明白。

    軍營到處都是嘈雜的吆喝聲,宋之問來到瞭望臺下,一拍胯下戰馬,御風直上,眨眼便已經到了二十餘丈高的臺頂。

    “主帥!”負責鎮守瞭望臺的士卒一見來人,立馬行軍禮。

    宋之問只點了點頭,放眼向汜水關方向望去。

    冷月高懸,巨大的關隘如同匍匐在原野上的荒古猛獸,氣勢磅礴。汜水關得名,正與汜水有關。

    偌大的城關之下,有大河流淌而過,正是汜水。

    宋軍陣營就在汜水以南駐紮,正北方向,便是直通鄭都的最後一道防線,汜水關!

    宋之問登臺,放眼望去,汜水關關內一切如常,並沒有大軍出動發起夜襲的徵兆。關上甕城,巡檢甲士手持火把,雖說戒備森嚴,可絕不像是要開戰的樣子。

    “傳令,斥候消息……”宋之問一句話還沒說完,忽然看見汜水關城頭之上,有一白袍將領遙相舉杯,面容清矍,頗是出塵灑脫。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汜水關上,那白袍將領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宋之問笑道,“小先生豈不知明月本是天上物,不知紅塵歲月愁?你我不過是寄生天地一蜉蝣,安能將心向明月?”

    兩人遠隔三十里對話,可聲音卻清楚地傳到了對方的耳朵裡。

    “生而為人,豈能自視甚渺?”陳守仁說道,“君子坐而論道,起而行之。須知世間萬物,事在人為。”

    “天道有常,順昌逆亡之理,小先生豈能不懂?”宋之問嗤笑道。

    陳守仁似笑非笑,把玩著手中的白玉茶杯,驀地看向宋之問,說道:“儒劍此言有理。你觀如今大勢,天道是在此,亦或是彼呢?”

    宋之問面色微沉。

    深入敵國腹地作戰,的確是冒險之舉。

    雖說鄭國內戰尚未結束,可畢竟是連拔十八座城池,直達汜水關下。如今宋軍已經像一把劍,狠狠地釘在了鄭國的軀體裡。

    可若是在秋天到來前結束戰爭還好說,三軍且有餘力撤回宋國。若是再拖下去,宋軍很有可能會在秋冬迎來四面楚歌的境地。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宋軍攻勢之所以不可阻擋,極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鄭國疲於內戰,很多城池還沒搞明白到底聽誰的,就已經被宋之問一舉拿下。

    而一旦內戰出現轉機,各大城池受太子調令,宋軍四面受敵,眼下的戰局就有可能輕易被翻盤。

    所以汜水關必須在秋天到來之前被攻破。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宋之問目光鎖死汜水關城頭上的陳守仁,他心知要想破城,最大的敵人便是那個白袍將領。

    “天道在此,還是在彼,一月之內,自見分曉。”宋之問冷聲道。

    “那便拭目以待。”陳守仁只是笑,“儒劍不必緊張,今夜本將並未打算夜襲。只是差人送你一封信,僅此而已。”

    說罷,揚長而去。

    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