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

    過楚子帶湘人認識了府裡的家眷,便將他安置在廂房內,暫且住下。過楚子還想讓他去染坊走走,文忠理解他急切的心情,但還是勸道:“若過兄現在急令思興去染坊視看,那眾人一疑兄時日無多,恐慌四起,就不好辦了。目今穩住局勢為大要,此事緩議。”過楚子方才作罷。

    文忠回到賭坊,聽說管七回來了,即命他把消息告知陳同袍。

    “陳大人,好事啊。”管七和陳同袍說,“我只身入南京,不知那地兒的情形,但聽說有個叫蔡賢卿的戲子,是萬和順的心腹,便硬著頭皮去拜他;誰想他真接了我的話茬,說要和葉知府商量商量,我就等了幾日,他便滿心歡喜地過來說‘成了’。”

    陳同袍臉上也沒有一絲喜色,只道:“管七爺身為文掌櫃的人,為我跑這一番,實在辛苦了。我立馬去衙門找知府大人,準備往南京一行,您回去罷。”

    這新府衙是一間小四合院,四面圍著老舊的石牆,房屋頂都蓋有一層土灰,只門窗都是新修的,氣派自不如先前了。陳同袍推開門,進了書房,朝知府行禮。

    “陳同知,你有什麼事?”

    “大人,”陳同袍道,“巡撫已將揚州掌握在手,柳党進逼太甚,某竊為大人憂之。”

    知府扶著額頭,黯然嘆息。

    “下官有一朋友,在南京任著大官……我看,不如結交萬黨,以限巡撫野心。”

    “你去?”知府不情願似的。

    陳同袍微笑道:“差別人來做,恐怕您也不放心。自然要下官前往。”

    知府上下打量了他兩眼:“如今正是你該擔責任的時候,應當留在江都,共御強敵,為何要遠去南京?”

    “大人若這般想,那下官也不強求……不過仍有一個妙策。”

    “說來聽聽。”

    “現在布政使的職位是缺了的,朝廷對此尚無表示。學政老大人不滿柳黨久矣,可請其上書派布政使來任職,那樣,柳鎮年必分神於此事上,而鄺昌也當因此安撫地方、打點鄉紳,使布政使平穩上任,不敢有大動作。借其無暇擴大勢力之際,知府以首府之威,聯合其餘州郡,防其逐個擊破,則巡撫雖有一省之權,挽不回柳黨受困之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