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一)

    由於事發突然,知府現在仍是一頭霧水,疑惑自己為何能落到如此田地。他站在窗邊,看見過府管家被攙了出來,和過湘人擁在一處,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一會兒才知道,鄺昌連那個太平橋的寡婦都一併放出來了,還對外揚言‘知府禍亂揚州,毒害江都尤深,今擅自捉拿無辜,誣陷良民,可恨至極。朝廷已議罷黜,諸等勿憂,必昭大義以示天下也。’

    有幾個受過知府厚待的兵卒,被他苦苦相問,便暗地向知府說明了此事。原來那婦人乃是個半掩門,深為巡撫所愛,與其時有來往;今捉了她來,巡撫怕被起了老底,故將他圈禁在此。這知府聽了,追悔莫及,反而比先前更鬱悶了。

    未過幾日,朝廷派來的使者就到了江都門口,巡撫出城數里,欣然相迎,擺下香案,恭拜皇帝詔書。這詔裡無非是寫知府如何如何不法,應立行罷黜,然尚未提及新知府的人選,臨時由同知替之。鄺昌捧來詔書,一看,果然是晏溫的手筆,心中竊喜,帶使者入城再敘。

    使者在江都吃了飯,便告辭巡撫,匆忙趕回京師。使者已去,鄺巡撫即召集心腹,商量道:“這陳同袍與萬黨有說不清的干係,把大權盡交給他,我不放心。不知另選何人?”

    那心腹道:“陳同袍雖有勾結南京之過,但此人心思縝密、籌劃萬全,穩定大局者,非他莫屬。且其在江都素得人心,如更立外人,恐恩信不著,江都或要生變。”

    鄺昌頷首:“也是。不過江都這裡需要清理一批官員,以防知府東山再起。這樣,萬、陸二黨先不急著收拾,你從鎮江調些人出來,叫他們來幫忙。”

    “是。”心腹領了命下去,卻又折回來:“詔書……可用當眾宣讀?”

    “不必,”鄺昌回答,“只給那知府看,別忘了把他官服扒了。”

    知府一抬頭,見木門微微開啟,從屋外射入一道白光。光芒裡走出一個人來,手捧詔書,兩旁站著持棍棒的衙役,眼神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