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二)

    縣令見他來勢洶洶,瞬間就變了臉色,驚慌答道:“本縣城民實是稀少……”

    “哪有這等道理!”過湘人怎會相信他敷衍的說辭,“考城也不算個小地方,城中豈能屋室一空?有災情就說災情,若還試圖掩飾,本官當問你大罪!”

    那縣令登時被嚇得跪倒在地,免冠叩頭:“這是眼下無可奈何之計……下官萬不敢欺瞞良侯。”

    “那是怎麼一回事?”湘人接著質問。

    縣令擦了擦額頭的汗,一咬牙,只好向他如實交代:“我這考城地處本省邊界,許多流民不願離境,故而多逃亡屯聚於此,局面一時無法收拾。上差還屢次派人來責問,要我限期撫住流民,不得漏一人過界,否則就扒了官服,拿了官印……可在下力不從心,實在難以賑濟。唯恐外人瞧見,便將百姓悉數送往村中,以避耳目,量力救濟。”說罷,伏著臉嗚咽起來。

    “看來縣長也不容易,”湘人聽他如此說來,自然罵不出口了,“我不苛求你了。煩請帶過某去村子裡瞧瞧罷。”

    “是……”縣令打個手勢,示意湘人先走,待其行得稍遠,便與衙役們竊竊私語道:“此人叫什麼名字?”

    衙役答:“姓過,名湘人,皇上親封的侯爵。”

    “本官好像聽說過……”縣令的目光投向了他的背影。

    縣裡隨後給湘人備了馬,二人騎馬並行,身後帶了三四個僚吏,出城傍著一條水溝,偕往村落中去。

    幾人漸漸行到一條平坦的土路上,湘人將馬勒住,遠看四處架了無數草棚,有些甚至塌了半邊,猶無修理;而當他跳下馬時,細細駐足觀看,卻見兩旁的矮牆內聚集著一堆百姓,大多衣不蔽體、骨瘦如柴,拖家帶口地在破屋前領粥。

    “這裡……共存有多少流民?”湘人聞著空氣中遍佈的腥臭味,胃裡很不舒服。

    “加上後面的,共兩萬餘人,均是極貧之民,無處活命。”縣令沉重地低下頭。

    再向前走,到了一片開闊的地帶,前面是一望無際的田野,乾旱的土地上站滿了人,粥棚緊挨著搭了七八里之長,密密麻麻的隊伍宛如數十條長蛇,湧動的人頭幾乎把天空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