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一)

    葉永甲只在寧河待了一天,便押解兩名犯人回到京師。經大理寺幾次三番的訊問,終於將卷宗放在當朝宰相柳鎮年的桌上。柳鎮年審視了多遍,決定先處置掉縣令的案子,叫人將縣令押至市肆砍下了頭,並選新官即刻上任。

    吳思經的問題則難辦許多,他是西洋人派遣過來的,若擅自定罪,有可能招惹出不必要的麻煩,影響到北塘的辦廠。便與晏溫合計,先把吳思經的產業一一收回,只將其關押在京城大獄,不作舉動。

    而於此次風波中大獲成功的葉永甲,也受到了柳鎮年等人更多的青睞,一時之間,朝堂上奉承之人不在少數,甚至紛紛聚集到他的府邸前,乞求造訪。

    柳鎮年就因此事頗有擔憂,特意召葉永甲道:“你雖歷經險苦,見多識廣,但一朝得志,亦容易忘乎所以,沾沾自喜。你的新政尚未推行完備,腦袋應該清醒些,繼續保持住原先的低調。從明日起,你最好謝絕那些官員,更不準收受賄賂,肆為不法之事。否則,老夫必不顧往日情面,嚴懲不貸!”

    葉永甲將此話牢記在心,回府之後,即命家僕嚴禁外人來訪,專心等待那一千杆鳥銃的鑄成。

    “稟報尚書大人!”

    蔡賢卿腳下踏著快步,衣袖在風中飄起,他徑直跑向兵部衙署的中堂,面容上帶著微微的喜色,向葉永甲行禮:“葉大人,這幾個月總算是熬出頭了!北塘的最後一批鳥槍已經送到朝廷,準備運往邊關了。”

    葉永甲心中大喜,不禁連說了兩個‘好’字,走出來與蔡賢卿說道:“自從捉了吳思經回京以來,那可真是捷報頻頻呀。前幾批槍讓綏狄的新軍拿到手後,已多次擊退了虜人的進攻,效果極為明顯,現在連反對的人都不敢跳出來了。”

    “鉛子是否多帶來一些?”葉永甲接著問,“上次我就和他們說,綏狄那邊耗費甚多。”

    “數目應是不少,這回足足裝了二十桶。”蔡賢卿嘆道,“看來杜擎都督還是不會教銃,才導致鉛子都這樣瞎打,浪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