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五)

    選派監學官的任務被晏溫落在了吏部的身上,這讓不願摻和進來的高繼志大為不滿,他屢次上書中書省,認為這些事情應當是禮部的職責。中書省起初並無回應,但被他央求得煩了,便回覆以‘監學官主監官府,使禮部差人鎮之,如何施威?汝部當差一要員前往,不得再有託詞!’,才讓他無話可說。

    “共胄,你願不願去?”高繼志把批覆的文書丟在一邊,乜了眼身旁的吏部侍郎陳同袍。

    “就算您不這麼問,為了國家大計,屬下也甘願前往。”陳同袍平靜地回答道。

    “你還真會說話,”高繼志把眼皮子輕輕一抬,“怎麼樣,弄清楚這次新政的內容沒有?”

    “晏相諱莫如深,所發之政令無非興辦官學而已,暫時還未定下什麼制度規章。”

    高繼志聽罷,不禁發冷笑道:“看來他還提防著我們,不肯和盤托出。罷了,你就按他的指示去做,老實本分地行事,到時候出了變故就由他擔責。”

    陳同袍應了一聲,即拜別退了出去。

    “葉尚書,監學官選出來嘍!”蔡賢卿從外面興沖沖地走進兵部大堂,驚動了正在理事的葉永甲。

    “哪個?”葉永甲依舊動筆不輟。

    “是廷龍之前的朋友,吏部的陳同袍。”

    葉永甲登時一愣,緩緩放下了拈在手中的筆:“我還以為要從禮部指派……”

    “這說明晏相真要搞些大動作了。”蔡賢卿一邊說著,一邊坐下。

    葉永甲推開桌上的文書,嘆了口氣:“雖說這是黨爭之舉,但若能促進一番改革,也算禍中之福了。如今學政混亂,重申制度的確有益。”

    蔡賢卿一笑:“非也。你可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葉永甲疑惑起來:“那……還能怎樣想?”

    蔡賢卿道:“我聽中書省那邊的人說,適才陳同袍去見晏相,晏相好一頓苦口婆心的教導。他言‘此次督責辦學,重在養育德行。現在的百姓皆不知禮義為何,故而子弟不孝、女子不貞,全然不知廉恥二字。大多數又有好逸惡勞的毛病,荒廢了不少農田,因此才出了好些遊手好閒之徒,到處偷竊搶劫,風俗越發敗壞。所以該先把《孝經》之類的拿出來教人……’還提起南京的衛先生,說自己必他多了一份必死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