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

    小吏請了四人分別就坐,陳同袍方坐未穩,還在用袖子輕拂著椅面,就聽見那書辦叫道:“知府大人,閒話我們不想多講了,先辦完眼前這些囉裡囉嗦的事兒,向上頭交差要緊。曲阜的兩個劣紳不配合,那就只能按照晏相的吩咐,行一個不得已之舉了。怎樣,你衙門裡準備派多少兵?這個我們不懂,隨您安排。”

    知府聽著雖是一副商議的態度,但實質上卻也與脅迫差不多了,幸虧他一向沉靜,並不理會這恫嚇,應聲答道:“此事確係要務,不可有半些怠慢,正因如此,才更需審慎從事。光處置那兩個鄉紳倒是不難,甚至不用出動一兵一卒,即能悉數抓獲;但若過於魯莽,便容易驚動鄉民,無端造禍,於新政自是不利。”

    “我們可不管你的百姓,”書辦輕輕一笑,“把晏相的命令執行了就成。想訴苦,自己遞奏書上去嘛。”

    “我沒有在訴苦,”知府的目光十分堅決,“而是在為諸位想辦法。如果鬧民變了,不錯,當為我一人的責任;但要是因此讓新政停滯下來的話,像你們操理學政的人,就也不得不跟著遭殃。我們現在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了,諸位看著辦吧。”

    “對啊……”陳同袍突然一副為難的模樣,補上了一句,“您不說我還忘了,臨走時晏相曾差一名親吏叮囑本官,叫本官必須在半年之內落實新政,不得延誤,否則將吾三人一併打入囚牢,甚至問斬。今日思之,實在令人膽寒。”

    兩個書辦可沒聽晏溫向他們講過,初時還頗具狐疑,但腦子裡想了片刻,都知道晏溫此舉是在與鈕遠相爭,此時正心急如焚,對時間要求的緊迫一點,自然不足為奇。

    同樣,他們也不相信陳同袍會欺騙自己,便信服了他這一家之言,先後說道:“知府大人不愧身居牧守之位,看得時勢極明,使我等頓開茅塞。今日只當以團結為重,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