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

    待得鈕遠消停會兒了,書吏才小心翼翼地彎下腰去,拾撿起滾落在地上的毛筆。

    “您應當深思熟慮啊……”他膽怯地勸說著。

    “是我的問題,”鈕遠看著橫倒的桌子,嘆息一聲,“我沒能壓制住胸中的怒火。如今柳公已信了曾粱的言語,說什麼都是晚了,也只能作個妥協。你趕緊叫他們把吳思經再押回去,跟廉崇文說,要和他重新議約,舉行第二次朝議。”

    廉崇文正在家中品嚐著新買的茶葉,忽然聽到這個晴天霹靂,萬分震恐。他先是波瀾不驚地應付了一番朝廷的使者,說了些表明自己絕無怨言,一切依遵吩咐的話,然後將其送出門外;等那人走得沒影了,他便落寞地坐到床榻邊上,煩躁地扯了一把頭髮,沉思起來。

    誠然,他的時間極為寬裕,吳思經也等得起,如果只是重約日期,延後一兩個月,倒要罷了;但如今他們要做的,是將整份契約重新商定,因此心懷躊躇,不敢保證這次朝議仍會像之前那般順利。

    “媽的,鈕遠到底發了什麼瘋?”廉崇文顧自地罵著,從床上跳起來,在門口踱起了步子。

    他就這麼反覆走了兩三圈,眉毛竟已逐漸舒展,表情也不再緊繃了,彷彿悟到了什麼,用手託著下巴,又琢磨道:‘不對。事情如此突然,恐怕也不是鈕遠一人決定的。聽聞他們內部分歧很大,或許是懾於百官之意,無奈下令……’

    他越想越通,就打算著先去禮部探探口風,畢竟自己對魯之賢最為熟悉,可以順著他的性情。於是,他籌備了五十兩白銀以及一堆南洋的珍奇貨物,使麻繩繫緊了,捆在車子上,親自帶著給魯堂官送去。

    “哎呀,將軍何故弄了這一大箱子東西來?多破費啊。”魯之賢望見僕人從外邊抬進了一個大梨木箱子進來,眉開眼笑地問道。

    “稟大人,”廉崇文恭敬地鞠了一躬,“這些銀子是國主賜予在下的贖費,就是命廉某來打點諸位大人的。可找那些大員們小人沒有門路,又被當做夷人冷待,只有魯尚書情願接見小人,讓我輩得以議定條約,蒙受天朝洪恩。此敦兩國情誼之大功,舍您其誰?故而小人自作主張,將那五十兩銀子悉數相贈,想必旁人亦無怨言。至於那些貨物,都是小人在南洋經商,素日積攢下來的,還望大人不要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