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滄月 作品

第1461章: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有了他們的存在,華國未來可期...

  送走顧成華等人之後,第十八研究院也等到了上面的批覆,同意按照他們的請示進行人事調整。

  隨後,院裡也正式公佈了之前的人事調整命令。

  在一系列的人事調整之後,第十八研究院迎來了今年的第一件大喜事兒。

  2月27日,在送走李幼薇和孩子們之後,周揚接到了林毅從寧市打來的報喜電話——發動機項目取得了突破。

  在林毅親自帶隊指導下,再加上第十八研究院充足的科研經費以及大量的人員投入,經過大半年的研究,一款直列6缸直噴水冷柴油發動機正式研發成功了。

  接到消息之後,周揚大喜,親自帶人趕往寧市拖拉機總廠,對這款發動機進行測試。

  經過嚴格的的測試,這款柴油發動機的排量達到了9.7升左右,260馬力上下,扭矩覆蓋從835n·m到1070n·m。

  雖然這個數據在周揚看來算不上多漂亮,但卻比眼下的一汽、二汽等廠子使用的卡車發動機先進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林毅和研發團隊的其他技術骨幹都表示,以目前國家的技術儲備...不,以第十八研究院的技術儲備,這款發動機完全可以實現量產。

  這可真就不得了了,研發出先進的發動機和實現發動機完全是兩碼事兒。

  其實我國並不缺少先進的發動機,甚至於早在二十年前我們就已經研製出了先進的v8汽油發動機,是世界上繼賊鷹和腳毛熊聯盟之後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甚至於在1959年的時候,裝有這款發動機的紅旗轎車還參加了建國十週年的閱兵儀式,一時間風光無兩。

  但是,擁有技術和能否實現量產是兩回事兒,這款先進的v8發動機最終因為材料、精密儀器設備等原因,無法實現量產,先進的技術最終變成了雞肋。

  然而,林毅等人研發出來的這款發動機性能雖然算不上最頂尖的,但卻符合國家重型卡車的要求,又能量產,意義重大。

  有鑑於此,周揚大手一揮,對林毅以及整個研發團隊進行了重獎。

  同時,他當即以林毅團隊為核心,以寧市拖拉機總廠為基地,組建了第十八研究院重型卡車項目部。

  而這只是一個開始,隨著邁入風雲激盪的八十年代,各大研究所的重點項目一個接一個的取得突破,第十八研究院徹底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