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命不易 作品

第884章 精準建議

  袁平文重重點頭:“林縣長說的太對了。不僅是瑤寨,包括其他村落都是這樣,年輕人口大量流失,留在家裡的都是老弱病殘。我每次到村裡走訪,都是死氣沉沉的。早就沒有二十年前的熱鬧景象了。”

  霍鈞接話道:“袁書記說的是事實。就比方說,每年春節的時候,這個瑤寨都是要搞舞春牛、耕作戲,年輕男女還要對歌相親之類的活動,這些年全都沒有了。就算年輕人春節回來,也是各自玩著手機。”

  林方政看了他們一眼,這兩人與斗篷鎮黨政領導完全不同。斗篷鎮是分崩離析各懷鬼胎,而這兩人明顯是互相補臺,緊密配合。再看他們黝黑的面龐,是在太陽底下曬出來的。看得出來,算得上是接地氣的鄉鎮領導幹部。

  一個團結有力的領導班子,勝過一切資源。也難怪,比斗篷更偏遠的朗林鄉,農業產值、經濟水平各方面都要比斗篷強上一些。

  “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現在手機確實對年輕人影響不少,專家不都說了嘛,再這麼下去,手機會變成了人類的新‘器官’,再剝奪一個人玩手機的權利,那就是故意傷害致殘。”

  “哈哈哈。”林方政幽默的話惹得眾人一陣笑聲。

  “但是。”林方政制止了大家笑聲,“歸根結底,原因還是我們的政府引導缺位。年輕人並非不喜歡,而是嫌麻煩。老年人又體力精力跟不上,最後就沒人牽頭組織,也就荒廢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該主動組織,發動一批年輕人把我們的特色民俗活動辦起來。”

  “嗯,我們有想過,只是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辦啊。”袁平文一臉無奈,是那種想幹事卻又不知道如何著手的無力。

  看著他的表情,林方政暗暗讚許:想幹事就好,本領不足,可以鍛鍊培養。總比佔著崗位不幹事的強。

  林方政思索了一下:“衛信縣長,麥局長,我有一個想法,你看看合不合適。由縣文旅局打一個請示,追加一個鄉村民風民俗建設專項項目預算,專門支持像郎林瑤寨、溪同古鎮這樣具有悠久歷史和特色民俗的地區。主要用的方面可以考慮以下幾個,一個是民俗傳承,把瑤族的特色民族習俗,也就非物質文化遺產,總結出一套標準來,更好的延續下去。二個是拓展周邊產品。鄉村振興五大要點,產業興旺是首要的。要在民俗特色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除了特色旅遊外,可以考慮擴展一下發展空間。比方說,主動和相關企業、高校、中學合作,開辦特色研學班,吸引熱愛瑤家民俗的人過來深度體驗和學習,相比於淺嘗輒止的旅遊,他們更願意這種貼近生活的形式。還可以考慮開辦固定的瑤族刺繡班,發動村裡的女同志都來學習,這些刺繡產品也能想辦法通過電商途徑銷售給全國有這些收藏愛好的人。三個是人居環境改造,要搞旅遊,承載力是必備的。目前瑤寨的承載力還是太低了,環境也很髒亂,必須下大力氣整治!這裡面涉及到的一些縣直部門職責,也請衛信縣長一併牽頭協調。你們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