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命不易 作品

第917章 不肯同意


                 林方政當然知道他說的是哪一點,但他並沒有說出來。越是勝券在握的時候,就越要讓對方多說話,把情緒宣洩出來,才能儘可能把事情圓滿解決。

  這就跟法官判案是一樣的。在民事案子中,一般來說,開庭前雙方的事實、證據什麼的,法官已經基本掌握了,誰贏誰輸,心裡也有了數。那麼稍微經驗老道的法官,會在審理態度上明顯區別。也就是會對即將敗訴方和顏悅色,反而對勝訴方嚴厲斥責,讓人覺得法官這麼刁難一方,那這一方肯定是贏不了的。

  在行政訴訟中更加有趣,在體制內,被告的最多單位其實就那幾家,出庭應訴的幹部和行政庭的法官早就熟得不行了。完了之後,被告單位也有可能搞點無傷大雅的小錯誤,惹得法官生氣,罵個狗血淋頭。

  這樣一來,即將敗訴方心裡舒服了,覺得法官是公正的化身,以為自己肯定要贏了。結果不出意外,他們敗訴了。這時候他們能怎麼想呢,肯定是想法官判得有道理。他一直就比較照顧我,應該沒有徇私枉法。這樣,案子就真正了結了。

  當然,說這些不意味法官就有枉法裁判的嫌疑,而是想說這是一種工作方法、工作藝術。在人與人的溝通中都是這樣,當一件事你知道自己要贏了,更要低調謙虛,讓對方說話,否則只會增長對方的怨恨之意,對事情圓滿解決不利,還會留下諸多後患。

  唐芝宇很快說出是哪一點:“五人小組會必須進一步規範!原方案中的書記或副書記都有同意召開的權力,五人都有一票否決權,這條內容必須執行!”

  誰也不是傻子,雖然林方政的新方案對許哲茂做了限制,但卻剝奪了唐芝宇的獲利,只有林方政一個人在這裡面得了好處。這樣一來唐芝宇就不可能答應了。

  他所堅持的這一點,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如果說其他的都有的商量,這一條是唐芝宇的目的所在,他要的就是分割許哲茂的人事權,擴大自己在人事上話語權,才能讓下面的人乖乖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