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命不易 作品

第1219章 幹部早熟

  孫衛宗對這個縣的發展還是比較滿意的,總體上沒有好大喜功、亂搞大幹快上的事情。因此對這個縣委書記也有好感,覺得他是個有才識、幹實事的人。

  可在座談交流時,孫衛宗提了一個問題,他說:現在全國都在搶抓新能源發展的機遇,有不少地方都是用政策扶持來推動產業落地。你覺得,從你們縣的角度,是用財政吸引一個新能源的高新技術產業研發載體落地好呢?還是先給這些企業做代工流水線好呢?

  這個問題難嗎?一點都不難。身為一個幹實事的縣委書記,用腳趾頭都能知道答案是什麼。

  但這個縣委書記不是一般人啊,他是博士。他略微思索,就洋洋灑灑、一氣呵成答了有兩三分鐘。

  他答的什麼呢?他說這個要辯證看低,前者是立足長遠,形成難以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後者是重當前,解決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然後巴拉巴拉分析了一通利弊。最後不忘加上一句,堅決貫徹上級的產業結構部署,圓滿完成交付我縣的各項任務!

  回答有錯嗎?一點沒錯。如果放在公務員面試,那絕對是高分。

  但他現在不是新進公務員,而是面對常務副省長提問的,一個執掌全縣的縣委書記。

  正確答案是什麼?當然是第二個,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先做代工流水線,把當地經濟發展好。不盲目斥巨資搞什麼科技攻關,那是一個投資海量的無底洞,不是一個落後縣能負擔的。正常的高新企業,也不會把研發中心搬到這麼個落後地方來。那來的是什麼?只能是套著科技研發的皮包公司,過來騙取財政補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