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觀魚 作品

第966章 固若金湯

    ()        從對方的兵力分佈,來推斷對方的進攻方案和防守策略,是一個統帥應有的軍事眼光。

    從沙盤來看,蘇毅並未兵合一處,也根本沒有強攻襄陽的架勢,反而有種隱隱的圍勢。

    簡單點說,秦軍在有意圖的將襄陽周邊佔領,使中央巨城孤立。

    韓州也很快提出了這個假想。

    這時候,有將領開始對先前的退讓之策產生了質疑,認為棗城的丟失,直接導致了襄陽以北數縣的淪陷,以使目下戰局徹底陷入被動。

    韓州堅持己見,說道:“今次秦軍南下,我軍只採取以襄陽為重的戰略防守,此地,亦為南北首衝,秦王不得,絕不敢過江,因此,襄陽在,則楚無憂。”

    他這段話說的倒是沒錯,自古以來,襄陽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得此地,而得江漢,即長江中下游地區門戶大開,再無險關可守,一旦順江而下,江南唾手可得。

    反之,若無此地,則無屯留之道,當時交通極為不便,尤其長江地區,水網密佈,很不適合步騎作戰,這對秦軍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可一旦有了襄陽,這裡不僅能屯留大軍,而且四通八達,可以長驅直入,連接南北、縱橫東西。

    可見此地戰略位置。

    退一萬步講,秦軍方面也根本不敢繞過小路,因為地理的原因,將會無法攜帶糧草輜重,且無法通行大軍,更有隨時被襄陽守軍切斷退路的危險。

    因此,凡用兵者,都會將這裡視為南北決勝之關鍵。

    在防守戰略保持不變的同時,韓州也立即給楚王寫了一封書信,彙報此間戰況,亦向其提出了請吳軍駐守臨漳的策略。

    他在信中這樣寫道:

    今秦軍已有長圍之勢,為長江戰略計,當促使吳軍屯兵臨漳,與襄陽城作犄角之勢,而後固守,則南境無憂矣……

    臨漳再一駐兵,那就將秦軍繞路的可能性也直接掐死了。

    收到其書信後,楚王與一眾大臣緊急磋商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秦王蕭遠,再調三十萬大軍,揮師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