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觀魚 作品

第1088章 名臣

    一系列措施下,讓肅陽的富戶人家,看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災情期間,民工工價低廉。

    一時間,不少人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開始趁此翻修庭院,或動工其他土木。

    民工從哪招,當然是災民。

    官府也開始翻修一些陳舊的建設,疏通河道,鋪路架橋等。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官員認為,本就是災區了,還如此大興土木,這不是災中之災嗎!

    可效果顯而易見,由於以工代賑的實施,使許多災民都有了工作,再不用為一日三餐而發愁,不僅有效的控制了災情,更是趁此興修了許多工事,有效推動了貿易、飲食、工匠、民夫等多個行業。

    而在聽聞肅陽糧價天高的消息後,那些沒有受災地區的商人,更是蜂擁而來。

    這時候,市場槓桿開始發揮作用,糧商一多,糧食必然就會掉價,這是毫無疑問的。你不遠千里,帶了這麼多貨來,賣不賣,不賣就得白跑一趟,虧死你。

    加之官府推波助瀾,居高不下的糧價瞬間就跌回了正常水平,不但解決了缺糧之苦,還順手狠狠打擊了那些企圖屯糧,大發國難財的奸商們。

    一代名相,可不是吹的,劉玉之治理國政都得心應手,何況區區一郡。

    短短兩月之間,肅陽的災情,就跟奇蹟似得穩定了下來,朝堂一片譁然。

    可劉玉之卻是急匆匆趕回了都城,於王宮書房內,簡單明瞭的向蕭遠提出了一個問題:貪汙。

    肅陽是穩定了,可災荒範圍不小,在朝廷賑災政策,和大力撥銀,轉運糧草之下,其他地區的災情,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已有大量逃荒的趨向。

    有政策,有幾千萬兩賑災款,又有百萬石糧草,還能如此,要麼是官吏無能,要麼就是貪贓枉法。

    顯然,劉玉之更相信是後者,他正色說道:“人心有欲,見利則動,朝廷發千萬之銀,以濟蒼生,枉法官吏不免垂涎,類多染指,或大入小出,或詭名盜支,或冒名關領,情弊多端,弗可盡舉,此,大王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