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

    陳國瑞同志的標兒快被陳國瑞氣昏過去。



    你興奮個什麼勁?你興奮個什麼勁?



    朱元璋當皇帝是天命所歸,和你陳國瑞有什麼關係?



    你還拋我!你拋了我還沒接住我,把我摔在了床上!



    如果不是我在床上堆了軟綿綿的枕頭和小被子,我一定會摔疼!



    陳標氣得撈起枕頭就對他爹一頓捶打。



    朱元璋嘿嘿笑著被捶:“朱大帥能當皇帝,我們就能當大官,說不準還能封爵呢。這難道不值得高興?”



    陳標氣得一口氣沒喘上來,差點岔氣。



    古人的腦回路他真的不明白!那什麼忠君的思想就這麼可怕?哈?你家大帥當皇帝,比你自己當皇帝還高興?



    服了服了,我徹底服了。



    陳標從此刻起,終於放棄了推著陳國瑞同志造朱元璋的反,讓自家翻身當皇帝的念頭。



    我爹不行的。我老陳家就沒有這個命。



    陳標仰天長嘆,朱元璋還在他仰天長嘆時戳他因為仰著身體而更加鼓鼓的小肚子。



    陳標氣得兩腳給他爹踹過去:“我說了那麼多,你就記得一個朱元璋天命所歸?!”



    朱元璋笑道:“我記得,都記得。”



    陳標拍打著他爹作怪的手:“你記得什麼?!”你記得個屁!



    朱元璋一把摟住兒子的小蠻腰……沒有腰,把兒子重新抱回懷裡,擼順毛:“我真的都記得。”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重複陳標之前的話。



    從陳標問他讀過什麼書起,到陳標說朱元璋變成了惡龍。每一個字,每一處停頓,甚至陳標那他自己都沒有覺察的略帶落寞和遺憾的語氣,朱元璋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陳標說出這一席話的時候用的是他那軟綿綿的小奶音,說幾句話吞嚥一下口水,說急了還會帶著撒嬌般的鼻音。



    一席他自認為氣勢磅礴的話,從一個小奶娃口中用老氣橫秋的語氣說出來,其實很可笑。



    但從朱元璋口中說出來,就完全不一樣了。



    朱元璋今年三十一歲。



    他投靠郭子儀的時候二十四歲。



    讀書習字則是從與馬氏成親後,才有錢有時間開始。



    後世當過扶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的看官們肯定很瞭解,和低學歷人群|交流的時候,會特別費勁。



    這些人其實已經在世間行走了許久,甚至成為了“老油條”。但他們的思想好像是一片混沌,眼界只看得到自己。



    人情練達很重要,讀書明志其實更重要。



    人眼看到的景象都是片面的,浮於表面的。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行萬里路,也要讀萬卷書,才能知行合一。



    讀萬卷書是骨架,行萬里路是血肉。



    只走路不讀書,那一切經歷就像是無根的浮萍,水衝來了,水又衝走了,什麼都沒留下。



    朱元璋對自身、對未來的許多思考,全是從讀書後開始。



    沒有人是天生的帝王。沒有讀書之前,朱元璋只是和張士誠等人一樣目光短淺的草莽。



    其他高才、高德們看不上朱元璋很能理解。



    他們不認為朱元璋這種出身的人,這種在二十多歲還是個目不識丁的文盲的人,能有什麼高遠的抱負。



    朱元璋本人,也確實是歷史中難得一見的奇葩(褒義),並不具有普遍性。



    他奔三過半的時候才開始讀書,明明一直處於軍旅生涯中,卻能挑燈夜讀不綴。白日騎在馬背上,他也“身在行間,手不輟書”。



    再過幾年,他就能寫出一手好字,甚至作出令後世稱讚的好詩,為徐達撰寫駢儷工整的信國公誥文。



    所以不怪他們輕視朱元璋,有眼無珠。



    陳標知道他爹以前有多文盲。



    當陳標捏著毛筆,艱難地學習這個時代的文字,把自己簡體字的習慣改過來的時候,他爹也愁眉苦臉地攥著毛筆,和他一起寫大字。



    朱元璋出外打仗的時候,會和陳標約定好學習計劃。當朱元璋回家時,他們就會互相檢查對方的作業。



    有前世的記憶,陳標學得比朱元璋快多了。漸漸的,就變成朱元璋向陳標請教功課。



    別說古時候,就算是現代,父親向兒子請教知識都非常難得。



    父親的尊嚴不容踐踏.jpg。



    朱元璋卻能將跑快了能在地上滾一滾的小短腿胖兒子當老師看待,絲毫沒有感到丟臉。



    現在,朱元璋摸著兒子的頭,眼中含著淡淡的笑意,聲調比陳標更抑揚頓挫地一字不漏重複了兒子的話。



    陳標恍惚間發現,自家的憨憨文盲爹,好像變得有一點點厲害了。



    這一番話被爹一重複,他聽得居然有一點點心情澎湃。



    陳標心中的鬱氣隨著朱元璋重複完他口中最後一個字,全部消散。



    他重新靠回朱元璋懷裡,伸直小短腿坐著,道:“爹,你聽一遍就能全記住,好厲害。”



    朱元璋得意:“我可是標兒你這個神仙童子的爹,當然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