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 作品

第七百五十二章 現場效果





在放出說明的頁面後,江遠稍微停了半分鐘,再道:“今天的介紹,我主要講兩部分,一部分是法醫植物學的實踐,主要是講我們怎麼利用法醫植物學,來為刑事案件服務。第二部分,是在一些刑警同事的幫助下,嘗試做一些真實的實踐工作。”





隨著江遠的話,植物學家們只當是簡單的描述,可在座的民警們已經興奮起來了。





民警們對江遠自然是印象深刻,聽他說到真實的實踐工作,立即對真實有了真實的理解,不像是在場的植物學家們,只以為真實是一種程度上的描述。





江遠再劃一頁ppt,道:“好了,我們先看看這個視頻。這是k67地塊,標號方式和範圍,大家可以掃碼地圖看到,我們先講這個地塊……恩,實際上,這個視頻我昨天晚上已經看過了,我當時看的時候,我認為這裡有問題……”





江遠將圖放大,落在了一個草叢上。





在場的植物學家們都坐直了身板,仰頭研究起來,也有人跟同來的學生一樣,開始拍照記錄。





“這是樺樹,榆樹,還有油松和蕨類……”





“野外環境這樣長,確實有問題。”





“看樹林,都只有幾年時間吧,不超過10年,這片地方是有問題的。”





江遠等了半分鐘,再道:“在法醫植物學裡面,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情況,我們叫做種子銀行。給在場的非專業人士解釋。種子銀行指的是地下的土壤裡,包含有附近的所有的植物種子,而地面上的植物,原本經過長時間的競爭,已經趨於穩定了,但是當一塊地方的土壤被擾動了,新發芽出來的植物,會產生新的生態,新的競爭。”





“所以這塊地方在幾年前發生過擾動,有人刨地埋屍?荒郊野外的,有人刨了好幾平米的地方,確實不太正常。”有坐在前面的學者立即跟上說話。





跟學者開會就有這樣的問題,做到這一步的學者都是非常自信的,像是這樣的小會,一旦遇到問題和討論,就會遠超規模的進行起來。





“有的動物不是有刨地的習慣?”有年輕的學生也小聲的問出來。





“單純只是刨地,旁邊的植物會立即侵入的,不會給種子銀行裡的種子長大的機會。”不用江遠,就有學者當場解釋道:“只有屍體這樣的情況,利用尸解產生的腐蝕性液體,阻止了周圍植物的入侵,才有新種子萌發的機會。”





“也就是說,這樣的地塊下面,一定有屍體?”學生訝然:“這麼好找嗎?”





“也不是很好找,因為我們是從大地圖開始找起來的。”江遠說著將擴大後的地圖不斷縮小。





隨著細緻的地塊,變成了平常的地圖的模樣,在場的年輕人全都冷靜了下來。





給你一副全國地圖,找出裡面有偷埋屍體的地方——這大概是他們眼中的法醫植物學了。





“趁著民警們檢查這個地方的時間,我們再講一個地塊,然後合併討論一下具體的尋屍流程。”江遠說的全是乾貨,因為他回頭還要這些植物學家幫忙搜索呢。





而對植物學家們來說,今天的現場就開始變得刺激起來了。





植物學家們也開始明白真實的含義了,紛紛問道:





“現場挖屍體嗎?”





“挖到了怎麼辦?”





“找得到嗎?如果挖到了,就是殺人案了?”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迫不及待的跟人分享起來,植物學家們的群聊和社交媒體,空前的熱烈與吸引眼球。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