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渚眠 作品

第89章 第 89 章



 把那老僕急得只嚷嚷:“各位,借個步,借個步,我家少爺生了重病,要進村瞧大夫。”


 有人大聲的回他:“來這裡的,誰不是來瞧病的,今兒是仁和醫館每月義診的日子,往那邊取了號,後邊排隊去,林大夫最討厭插隊了。”


 有老婆婆勸他:“後生,快去拿號吧,不拿號,瞧不了病的。”話音剛落,便瞧見一群十來歲的孩子,唱著歌謠,揹著書包,往村裡跑去:“仁和仁和,清慎勤和,閻王叫你三更死,仁和留你到五更。”


 有像這老僕一樣從外地來求醫的,聽見這歌謠:“閻王叫你三更死,仁和留你到五更,口氣這樣大?”


 一旁一位斯文的讀書人也在排隊,隔在一群鄉里人中間:“非也非也,這是湖州郡守點評的,並非醫館的人自誇……”


 說著,瞧見門板上躺著的羅小官人,唬了一跳:“嚇,這人還有氣兒嗎?”他倒是熱心,幫著同前面醫館維持秩序的童子招手:“快來瞧瞧,這人病得不行了。”


 那童子上前來,瞧了一眼,立刻道:“快,抬進去!”


 那老僕一進村,不過行得三五十步的樣子,便見一幢極新的三層高樓,佔地又廣,從前面瞧著就只怕有十七八間屋子的樣子,大樓門口進,見裡面更是寬闊,數不清有多少屋子,石子小徑上皆是人來人往。


 所遇見的大夫,皆是白衣白裳,彷彿在戴孝一般,一時只覺得彷彿來了閻王殿,他叫嚇得沒了主意,繞過一片花圃,不知被抬到什麼屋子裡,又來了幾個白衣白裳的人,略檢查一番,診了診脈,搖搖頭:“腸癰,人痛得快暈過去了,快去喚林大夫。”


 林容這幾年新添了怕熱的毛病,在外面坐堂,瞧了兩個時辰的義診,往後頭來坐著歇息,一時揉揉頭皮,直困得想睡覺。


 翠禽絞了帕子遞過來:“姑娘,擦擦汗!您一大早便起來在前頭坐堂,還沒用過飯呢。奴婢給您端一碗雞湯麵來,好歹先墊兩口。”


 林容這時已經是一副男裝打扮,雖時間長了,村裡人都知道是女兒身,但是問診的時候不能不注意,只搖搖頭:“在外面,別叫漏嘴了。還有,也別叫自己奴婢,在這裡,你是我妹妹。”


 翠禽只覺得彆扭,搖頭不肯:“那怎麼成呢?”


 一時,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大夫跑進來:“師妹,師妹,你快去瞧瞧,一個腸癰的病人,只怕要手術呢?”


 那日沉船,終是林容水性了得,從窗戶裡游出來,叫衝到下游去了,又得裴令公舊臣庇佑,輾轉到了這下陽村。她剛來的那日,便瞧見張老大夫替一位得了消渴症的病人,截去病肢,她當時大驚,在古代截肢,要是感染了,怎麼活?放在現代,也是一個大手術了。


 張老大夫哼哼兩聲,只當她是看見大夫動刀便大駭的人:“華佗尚且剖腹術、揭頭骨,老夫不過截一病肢,有何可驚的?”


 林容點點頭,回想起父母讓自己背誦的典籍來,古代中醫的確有外科手術,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就已經記載了,用外科手術的法子治療癰疽、潰爛等症。等到了明代,更是有《外科正宗》這種集大成的典籍,詳細記載了截肢術、氣管縫合術,鼻息肉切除術。暗自嘆道:高手在民間,倘若她自己,擔心術後感染,是斷然不敢給人做手術的。


 林容坐在那裡,喝完了一碗糖水,這才站起來:“師傅做手術的時候,你不是在旁邊看著的嗎,怕什麼?”癰疽,就是現代的闌尾炎,最是簡單的一個小手術,只要病人術後感染不是太嚴重,存活率還是很高的——至少,用張老大夫的話來說,比鐵定病死強一點。


 那小大夫喚陳毓仁,聞言,撓撓頭,不好意思笑:“師妹,你膽子大,我再跟你學學。”


 林容站起來,累得有氣無力,望著陳毓仁嘆氣:“師兄啊,你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一線?”她在現代的時候,科室輪轉時當一線累得半死,這才考了公務員躺平一點,誰知道兜兜轉轉,都是註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