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作品

第790章 出乎意料:真有雷若賢

“是啊,我曾在大蒼遇上他,聊及文道、聊及畫道,引為平生知己……”

店小二笑道:“這位雷翰林,生性喜歡遊歷天下,他之畫道,亦是翰林之一絕,據說為了畫道,他還去過赤國的大漠,大隅的雄關……”

話說這名夥計為了體現他對高層文道人士的熟悉程度,將不知道從哪裡蒐集來的雷若賢信息全都說了……

林蘇心跳越來越快……

我靠!

怎麼聽你說的,跟我所見到的雷若賢分明就是一個人?

年紀、經歷、性格、文道特點,半分都沒有偏離!

難道說,這個雷若賢還真的是自己在大蒼遇到的那個?

不,不可能的!

如果雷若賢真的是魔道中人,行事斷然不會如此大意。

林蘇道:“此人此刻是否在翰林院?”

夥計道:“應該在吧,小二剛才依稀還看到他上值,如果此時不在,昨日一定是在的,因為小人昨日親眼見他下值。”

此刻就在翰林院!

林蘇輕輕揮手:“好了,下去吧!”

小二的出了門。

兩雙眼睛同時射過來:“怎麼回事?還真有這個人?”

這是風舞的聲音。

柳天音道:“沒道理啊,如果他真是魔道中人,斷然不會如此大意,除非有人借用他的名頭。”

風舞點頭:“天音小姐說得是,借用名頭似乎是唯一的可能。探知東南佛國翰林院有這麼一號人物並不難,隨手借一借名頭做些壞事也是有的。不過,咱們已經到翰林院門口,只要跟真正的雷若賢一會面,林大宗師自然就能知道當日的雷若賢,是不是這個雷若賢。”

林蘇點頭:“走!”

四人穿過酒樓,下到了街道,從街道而出,前面就是翰林院。

全天下的翰林院幾乎一個樣,古色古香,充滿文道的氣息。

翰林院門房,林蘇報了自己的真名:林蘇!來自大蒼國,跟貴院翰林雷若賢有過一面之交,引為知己好友,特來拜訪。

他還設計了一套說辭,然而,根本沒用上。

門房沒有過多盤問,很客氣地將他們領進門,帶到翰林苑,然後,腳步匆匆去請雷若賢出來。

就連柳天音、風舞這兩個身著女子服裝的跟隨者,還有空也這個貨真價實的和尚,都一古腦兒帶入。

三人原本覺得挺不對勁的,但一到翰林苑他們釋然了,因為這翰林苑,其實是一處開放之所,雖然從翰林院的門樓而入,但並不屬於翰林院的內部空間,它是一帶江堤,四通八達,江堤之上,船來舟往,江堤這邊,遊人如織。

這裡稱為翰林苑,只因為它是翰林們公務之餘散心之所,翰林來得多,來得方便,但也並非只有翰林能入,京城富商大戶人家公子小姐也是可以來的,林蘇別說帶幾個女人、和尚前來,就算帶條狗過來,也是可以在江邊轉幾圈的——跟現代社會寫字樓旁邊的小公園類似。

翰林苑,是茶樓亦是酒樓。

一層為市井場所,普通踏青公子小姐品茶歇腳之地。

二層為文人場所,文人喝茶論文。

三層為大儒、朝官專用,常人不可登臨。

林蘇他們大步上了二樓,選擇了臨江的一張桌子,侍女送上香茶,乃是東南佛國最有名的鏡湖毛尖,隨著侍茶女蘭花指的翹起,熱水注入古壺,銀色的毛尖在水中慢慢舒展,鏡江之上,涼風徐來,帶來茶的清香。

優雅而頗有禪意。

林蘇的目光透過侍女雖然梳得整齊,但依然偶有跑邊的秀髮,投向江心。

東南佛國的鏡江,盡收眼底。

鏡江,一波如鏡,清澈見底,鏡江兩岸,紅花綠柳,如畫如織。

遙遠的江心,有一小島,小島白石為基,綠柳如蓋,隱有亭臺樓閣,亦有絲竹之音。

“你看的地方叫‘百賢島’!”柳天音目光抬起:“說百賢大概是誇張了些,但三五十來自各國的大賢倒也是有的,那座小島之上,處處皆詩,如果你有興致的話,倒也不妨去留下一首。”

林蘇輕輕一笑:“留詩就免了吧,欣賞欣賞倒是可行,卻不知道這座文道聖島,是否准許我這小輩登臨。”

兩女尚未答話,身後傳來一個聲音:“無知小輩,還欲登臨百賢島?”

林蘇和二女同時回頭,就看到了一個文士,大約三十餘歲年紀,身上的衣服極其招搖,別人身著淺色文士衣,而他,銀色的!

銀色的文士衣,映襯著他一張俊逸的面孔,顯得分外出眾。

他那一桌文士共有七人,他呈現出鶴立雞群的態勢。

林蘇眉頭輕輕一皺:“在下並非本國人氏,不瞭解百賢島,亦無登島之意,兄臺無端譏諷,在下倒是要問上一問,何等大賢才有資格登臨百賢島?”

那桌文人微微一怔,其中一人道:“不是本國之人?卻是哪一國?”

“大蒼!”

銀衣文士冷冷一笑:“大蒼文士入我上三國文道聖地,懷敬仰之心朝聖即可,何需多言?”

大蒼,中四國之一。

東南佛國,上三國之一。

上三國的人,對於中四國和下兩國,是有優越感的。

在他們的意識中,中四國的人到上三國文道聖地,是該有朝聖之心的,這在心裡揣摩沒什麼毛病,但直接說出來,就有些過分了。

林蘇正待回應,突然,他的目光定住了……

鏡江之上,一條蘭舟悠然而來,蘭舟之上,一女坐於船頭,目光朝這邊一投,林蘇心頭大跳……

按說,異國他鄉之地,他不可能遇到熟人。

此女雲顰高挽,發作雲飛,高貴典雅,單從相貌上看,也跟他所有熟人都不搭界,但是,林蘇看到了她的眼睛。

這雙眼睛,清澈如水,這雙眼睛,空靈無雙,這雙眼睛,空靈之中偏偏還帶著幾許靈動,似乎智慧之光於無聲處滲入一面深潭,將深潭的寧靜感染了七分靈性。

這雙眼睛,他熟!

瑤池聖女!

離開瑤池接近一年了,他再次見到了她,不在瑤池,不在大蒼,而是在東南佛國的鏡江之上。

風中吹來蘭舟上的氣息,依稀就是剛才城外他憑直覺感應到的那絲縹緲氣機,城外,她就跟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