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作品

第874章 以儒道為開路先鋒

李濟生心頭怦怦跳:“林宗師過謙也,一惠,濟百萬民,如果為小,天下何為大?”

林蘇道:“我大蒼近日出臺了三大國策,分別是稅制改革、民生救助以及法制改良,此三大國策之下,大蒼每一日都在發生驚天鉅變,此方為真正的大仁!”

這話一出,周亦方一下子窺見了反擊之機:“大蒼國策,聽聞乃是林宗師親手製定的?”

“是!”林蘇坦然而認。

周亦方笑道:“聽聞其中真正的核心,就是取消文人之特權,大蒼對文道如此之輕慢,難怪聖道難昌也!”

“聖道難昌?”林蘇呵呵一笑:“卻不知周大儒從哪裡得出如此結論?青蓮論道,我大蒼一舉奪魁,叫聖道難昌?今年殿試,我大蒼聖進士名額三百六,你大隅只有八十一,我賜進士名額一千二百人,你只有三百六,你昌還是我昌?”

周亦方又一次啞口無言!

滿城文人,全都臉色發青!

今年殿試在即,殿試名額也已經發布,大隅文人如果有心頭氣不順之處,大概就在這裡了。

以前,大隅跟大蒼同為四大,進士名額都是一樣的。

而今年,大蒼憑藉青蓮論道的一舉奪魁,獲得了接近四倍的進士大儒名額。

以往同一平臺上的另一國度,突然之間高高在上!

你周大儒還敢說人家文道不昌?你要多昌?你說話過不過腦?你這是自取其辱!

林蘇接著道:“至於取消文人特權,以全稅制,我大蒼國亦有些下三濫的文人反對聲浪甚烈,我林蘇的回答是:聖雲,民為貴!可沒有說文為貴!聖亦云:士者,通天地陰陽之道,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替天宣化,道為己任,忘一己之私身,作天下之公器……士人,自詡為士,要特權而不願意承擔社會責任,乃是對聖言之違背也!”

毫無徵兆地,已然消散的青蓮,再度集中在林蘇的腳下。

他這一言,再次道境花開。

周亦方怔怔地看著面前的青蓮,不敢再辯……

滿城百姓議論紛紛……

對林蘇的論調幾乎一邊倒地支持……

而那些文人,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支持的人義正辭嚴,反對的人卻有些底氣不足,有跡象顯示,經此一論,大隅民間將會掀起一場聲勢浩大且曠日持久的大討論,關乎稅制……

周亦方長吸口氣:“林宗師之論,的確驚世駭俗,然而,治國豈是書生意氣?敢問大蒼經林宗師妙手調製,可還順利?”

這話,又是一著反擊!

你的國策,我在大隅可是知道的,反對的聲浪都快翻天了,你總不敢說順利吧?整個大隅都等著看你的笑話!

林蘇道:“不好意思周大儒,你大概會有些失望,我大蒼國策的施展,順利得很,民眾地租普降至兩成左右,百業興旺,民生大幅度改良,國稅收入,竟然在去年基礎上翻了三番!國庫亦是前所未有之充盈。”

“地租普降,商稅亦降,國稅總量竟然翻了三番!傳言中林宗師乃是算術宗師,此傳言只怕有些言過其實!”周亦方站起:“老夫告辭也!”

李濟生站起相送,林蘇雙手比劃了個送別之禮,連欠身都懶得欠。

李濟生緩緩坐下:“林宗師所論之治國,即是‘大仁’之論?”

“國?何為國?”林蘇輕輕一笑。

李濟生慢慢抬頭,接觸到林蘇的眼神,這眼神有幾許神秘……

林蘇放下茶杯,補了一句:“故國……是國否?”

李濟生全身大震……

故國是國否?

短短一句話,他心頭大浪翻,他真正讀懂了林蘇見他的含義,這層含義周侍郎在時,沒有人提及,周侍郎一走,他立刻就說了,這一說,這個楚國遺老完全不在狀態……

林蘇緩緩站起:“李宗師可知我林某為何在入大隅第一站就見你?”

李濟生也慢慢站起:“為何?”

“想請你在合適的時機,過零丁洋一遊,親眼見一見今日之大晉!且看這片久經戰亂之熱土之上,能否窺見仁字真容……此窺,無關立場,無關敵我,僅是仁道之探討!”林蘇深深一鞠躬:“再會!”

他的手一起,文界金舟重現……

“你第二站欲會何人?”李濟生道。

“梅山今日花尚好,正可踏雪賞芳菲!”林蘇聲音一落,手輕輕一動,牽起畢玄機,踏空而起,破雪而飛。

大隅皇宮,雪在下,風在吹,李熾一巴掌按在面前的龍案之上,半躬身形久久不動……

禮部侍郎周亦方剛剛傳來一則勁爆消息,一下子挑起了這位雄君最敏感的神經……

宰相王群水、一品大夫杜儒心、文淵閣大學士曹汝,戰戰兢兢立於一旁……

曾幾何時,但凡林蘇的大動作,陛下都會神經過敏,何況此番大動作,筆直地劍指大隅!

林蘇竟然入了大隅!

而且是大搖大擺地進來的!

用意何在?

兩年前,作為一代雄君李熾,對於林蘇這個名字完全無感,哪怕他摘取青蓮第一宗師,他也只是稍微有點小感覺,但後來,他的每一步,都讓李熾心驚肉跳。

尤其是在北境戰場之上,但凡他參戰,李熾每戰必敗!

這是一代雄君心上的刺!

他李熾,想了無數的辦法,希望林蘇入大隅,只要林蘇入大隅,他就可以隨意揉捏林蘇。

但是,林蘇之滑溜是出了名的,他的滴水不漏也是出了名的,他就是不入大隅!

哪怕他中進士的進士宴上,大蒼高官甚至大蒼皇帝姬商都配合他,想送林蘇入大隅,都功敗垂成。

而如今,林蘇偏偏就入了大隅!

大搖大擺地進來!

甚至是大搖大擺地攪亂他的民心大計——他在濟州城論仁道,矛頭直指李熾為偽仁,展示他治下的海寧如何如何好,全都是攻心之計!攻的是大隅的民心!

他作為大隅之君,有一百個理由需要將此賊碎屍萬斷,但是,沒有一個理由能夠擺得上桌面。

此賊很猖狂!

關鍵他還有資格猖狂!

他是聖殿常行!

他行走各國,各國只能禮遇!

我C他祖宗八代的禮遇……

“陛下!”曹汝道:“此賊乃是聖殿常行,明著不可能對他下手,也許唯有修行道上的力量,才能殺他。”

李熾沒有開口,但一條人影無聲無息地突然出現在李熾身邊,此人黑色頭套,頭套裡一片虛無,他的聲音似乎也是從虛無中傳來,說不出的詭異:“修行道上,能殺他的人也不多!”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