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焱 作品

第174章:三路出擊,所向披靡。

    “而且他本人心狠手辣,如果得不到他想要的,你們倭國將會迎來一片腥風血雨。”

    “他手下的軍團,應該是大明的海軍部隊,以及京師三大營的神機營,至於剩餘的我就不太清楚了,應該是我走之後新建立的。”

    “海軍,神機營!”

    足利義持嘴中重複了一下這兩個名字。

    去年朱棣的北征之戰,足利義持也是最近才聽說的。

    神機營那彪悍的戰績,他也是為之驚歎。

    同時他也敏銳的發現,神機營能有如此強大的戰力,完全就是士兵手中那種,名曰為燧發槍的武器帶來的。

    當時足利義持腦中就有一個想法。

    小倭瓜人個頭不高,身體也沒有大明士兵強壯。

    在兩方交戰的時候,天生的處於弱勢一方。

    如果給倭國士兵配備了這種燧發槍,那麼中間的差距將會消失一大半。

    如果己方在進行一番改進,讓這個燧發槍更強大,那倭國將會縱橫無敵,甚至連明朝軍隊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想到明朝那富饒的土地,數不盡的礦產資源,足利義持心中是一陣豔羨。

    如果大倭瓜國能有那麼寬廣的土地和富饒的資源,那整個世界還有誰是大倭瓜國的對手。

    懶惰愚蠢的大明人持有那塊土地,簡直是一個極大的浪費,那裡應該屬於偉大的大倭瓜瓜國。

    只有勤勞的大倭瓜子民,才能擁有如此肥沃的土地,數不盡的資源。

    “先生可知燧發槍和火炮的圖紙。”

    想到燧發槍和火炮,足利義持眼神熾熱的看著杜先生。

    姓杜的青年聞言嘴角扯了扯。

    他只是一個畫地圖的情報人員,雖然見過燧發槍和火炮,可那玩意兒可不是看外形就能研究出來的。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

    反正這幫小矮子也不知道武器的原理,照著模型給他們畫一個不就行了。

    姓杜青年喝了一口茶水,高深莫測道:“在下曾經參與過研究,其中一些重要的結構都是我提出的,只可惜後來得罪了上官,被髮配出來畫圖紙。”

    說著還露出了一副憤慨的模樣。

    足利義持心中狂喜,直接匍匐在地。

    “還請先生賜予我等仙物,將來等我掃平倭國,我國將以國師之位誠待先生。”

    姓杜青年雖然臉上面無表情,但心裡卻是狂喜不已。

    他在大明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落榜書生,可沒想到到了倭國只是付出點小情報,甚至畫一些圖紙就能成為一國國師。

    雖然小倭瓜國連大明1/10的都不到,可再怎麼說也是一個國家呀。

    當一個國家的國師,可比在大明當一個沒用的小官舒服多了。

    想到此青年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最後再足利義持多次請求下,才一副無奈的樣子答應了下來。

    很快,足利義持就抱著三張圖紙興奮的離開了小院,去找工匠試驗去了。

    青年書生看著離開的足利義持,輕笑的搖了搖頭。

    他也不怕對方實驗不出來,過來找他麻煩。

    藉口,他早已經想好了。

    他可是聽說了神機營的燧發槍用的鋼鐵,都是太孫殿下專門提供的。

    那種鋼鐵可是大明最頂尖的機密,據說只有少數人知道。

    如果足利義持研究不出來火器,他可以拿這個藉口推辭。

    你自己鋼鐵質量不過關,可不關我的圖紙問題。

    得到了圖紙情報的足利義持,一邊讓工匠去研究圖紙,一邊把南方的使者叫了過來。

    當然了,他並非是想跟對方分享得到的情報,而是想跟對方定下進攻的路線。

    知道了朱瞻圭的身份,足利義持並沒有選擇談判的想法。

    大明太孫又怎麼樣。

    這裡是倭國的領土,我們是本土作戰,佔據了天時地利。

    而且我們召集的兵力也比你們多。

    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這邊,我為什麼要和你談。

    甚至足利義持心裡還打著小九九。

    如果自己把大明太孫擊敗了,將朱瞻圭這個太孫俘虜在手中。

    到時不但能收穫到一大筆武器裝備,還能問大明要點東西。

    一國太孫應該很值錢吧。

    很快兩方勢力,達成了統一意見。

    為了儘快的把入侵者趕走,兩方召集了能召集的所有兵力。

    經過10來天的準備,兩方共召集兵馬8萬餘人,大小船隻近千艘。

    經過兩方商量,決定從海上進攻直搗敵營。

    所有兵馬聚集在京都港口,經過神師的測算,7月1日是最好的吉日。

    出雲,月山富田城。

    朱瞻圭眉頭緊皺地看著地圖。

    他們已經來小倭瓜國將近一個月了,前年派出去的那10個人到現在還沒來報到。

    朱瞻圭問過尼子持久,對方稱根本就沒有見過所謂的畫師,甚至連聽說都沒聽說過。

    由此可見,這幫畫師很可能已經出了意外。

    當初朱瞻圭派他們過來,就是想要了解小倭瓜國內部的情況,以及各個勢力分佈的位置。

    可現在這些人失蹤了。

    沒有了這些人的地圖和情報指引,對於明軍來說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如果搞不清楚敵人的勢力分佈和當地的情況。

    貿然的行軍,很容易受到敵人的埋伏。

    一次兩次,明軍憑藉自己的底蘊還能扛住。

    可如果次數多了,那就麻煩了。

    “大王,已經確認了!”

    就在朱瞻圭皺著眉頭,看著眼前這張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地圖時,貼身侍衛長鬍玉大步的走了進來。

    走到朱瞻圭身邊,胡玉壓低聲音道。

    “南北方朝廷在京都灣,確實集結了大批的兵馬和船隻。”

    朱瞻圭看了他一眼。

    “能判斷出多少人嗎?”

    胡玉微微搖頭。

    “海軍那邊派了一艘船去探查,但為了不讓敵人發現,他們離得很遠,只能通過望遠鏡確定那裡集結了兵馬和船隻,但多少人和戰船他們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