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焱 作品

第252章:洪武空印案,永樂銀殺人。(二合一大章)

    看著跪了一地的人,朱胖胖心中一陣慶幸。

    還好自家臭小子回來了,否則讓他來處理這件事,肯定會被煩的頭疼不已。

    沒回應下方眾人,朱胖胖給朱瞻圭使了個眼色。

    示意朱瞻圭可以登場了。

    這件事他只是資格一知半解,整體計劃也是朱瞻圭制定的,這事兒他不便插手。

    朱瞻圭回了一個收到的眼神,輕咳一聲,看著率先站出來的官員緩緩道。

    “劉侍郎,錦衣衛抓人自然有充足的證據。你身為朝廷重臣,理該明白這個道理,何來的無緣無故之言!

    下方一陣沉默。

    不是被問的啞口無言,而是覺得朱瞻圭這話太噁心。

    你們老朱家無緣無故,沒有證據就抓的人還少嗎?

    哪一個桉子不是先懷疑再審問,然後定罪。

    別的不說,就說你家的老爺子,因為心情不好,牽連他人的事情海了去了。

    你爺爺的爹更牛逼,前面還收著點,到了後面連理由都不找了,說殺人就殺人。

    這都是你們老朱家乾的事兒,哼,何止無緣無故啊,簡直就是隨心所欲。

    薪水給那麼低,還天天要冒著被殺頭的風險上朝,要不是為了當官能有點權力撈點錢,喊我們爹都不給你們老朱家當官。

    “那敢問殿下,那些孩子到底犯了什麼罪,竟然要被關進錦衣衛詔獄!”

    姓劉的侍郎咬了咬牙,高聲詢問朱瞻圭,以什麼罪名抓他們的孩子。

    朱瞻圭也沒有繞彎子,直接坦明道。

    “買賣銀罪,買賣朝廷貨幣,藐視君上,違背聖意!”

    朱瞻圭張嘴就報出了4個罪名,而且一個比一個嚴重。

    下方聽著的眾人,臉色也越來越凝重。

    果然是這件事。

    知道了原因,但眾人卻不死心。

    如果不掙扎一下,這4個罪名定下來,自家的混小子,隨便問問就可以拉到菜市口砍頭了。

    前兩個倒是無所謂,主要是後兩個太嚴重,個個都是殺頭的罪名。

    “殿下,您可能有所不知,在民間,因為寶鈔貶值的原因,很多百姓都不相信朝廷發放的寶鈔,反而更認可金銀!”

    “寶鈔交換銀子,已經是眾人的習慣。”

    “我們那些子侄,花銀兩換取百姓手中的寶鈔,並非是有什麼壞想法,主要是想幫助那些百姓,省得他們因為寶鈔囤在手中貶值而虧損!”

    “錢對於百姓而言可是命根子,手中拿的錢一天一個價,百姓心中自然不安,隨時會引發對朝廷的不滿。”

    “我們那些孩子拿銀子買百姓的寶鈔,其實是為了朝廷著想!”

    姓劉侍郎臉不紅眼不眨,把家裡的那幫崽子,因為貪心收購寶鈔的事情,直接說成了為朝廷為百姓著想的良家子弟。

    其他人也紛紛贊同,表示自家孩子確實是這個想法。

    甚至還有的直言說,孩子在做這件事之前,還跟他們請教了一下,他們是倍感欣慰,才同意孩子去做的。

    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啥的,而是想幫助朝廷解決,因為寶鈔氾濫,百姓擔心貶值造成民心不穩的問題。

    看著下方眾人的嘴臉,朱瞻圭心裡一陣冷笑。

    那句老話說的果然不錯。

    當官的嘴,害人的鬼。

    只要對這幫傢伙有利的事情,死的都能說成活的,黑的都能說成白的。

    朝廷禁止個人組織收購寶鈔的命令,早就下達了,而且還是三令五申,朱瞻圭才不信這些人不知道。

    這些傢伙這樣說的目的,無非是以為家裡的孩子,只是買個幾百兩寶鈔的小事。

    百兩銀子的小事,哪怕皇上再不高興,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砍了。

    在這些人想來,皇上估計是礙於詔令的原因,不把這幫小崽子們抓起來警告一下,覺得威嚴受到了侵犯。

    所以昨天連問都不問,就把人給抓了起來。

    其目的是等著眾人把臺階送過來,好順坡下驢,這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也是,就此結束。

    只可惜這幫傢伙根本不知道,他們家的那些混崽子,為了賺這筆錢,花了多少銀子購買寶鈔。

    如果他們知道數量的話,估計就不會說這話了。

    畢竟幾百兩的事和幾萬兩的事是兩個概念。

    至於藐視君上違背聖意這兩個罪名,在他們想來,只是老爺子說出來嚇唬人的。

    這兩個罪名要真的按實了講,被抓的沒有一個能活的。

    朱棣哪怕再心狠手辣,也不會喪心病狂把滿朝大半文武的兒子侄兒,全部都殺了。

    這其中很多大臣,可都是跟著朱棣一路南征北戰的老臣,甚至有不少現在還在北方為大明朝征戰。

    朱棣如果真的鐵石心腸,不留情面的嚴肅辦理,那整個朝廷絕對會翻天。

    造成的結果,會讓忠誠於朱棣的那些老臣們,對其離心離德。

    朝廷雖然能換人,但需要時間,新上來的人,無法第一時間掌控整個局勢。

    如此一來,朝廷想要恢復穩定,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好一個為國為民啊!”

    “好一個眾所皆知!”

    朱瞻圭輕笑一聲,看著跪在最前面的劉侍郎。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劉侍郎的兒子叫劉回吧!”

    “回殿下,劉回正是臣的犬子!”

    朱瞻圭微微點頭,看著劉侍郎問道。

    “違背聖意,藐視君上,這兩件事咱們先不提,我想問問劉侍郎,你可知道你兒子買了多少寶鈔!”

    劉侍郎想了想,估計了一下兒子大概有多少零花錢後道:

    “以臣的估計臣那犬子,應該買了有百兩之多,再多臣估計他就拿不出錢了,畢竟他每月的零用是有限的,再加上我那犬子花錢有點大手大腳,估計也剩不了多少錢。”

    朱瞻圭笑笑不再多言,看向了另外一個官員。

    “你覺得你兒子能買多少?”

    “回殿下,臣估計應該跟劉侍郎的公子差不多,臣家境並不富裕,所以對金錢方面管得非常嚴,頂多也是百來兩銀子!”

    接下來朱瞻圭一一詢問,得到的回覆,都是幾十兩上百兩,最多的一個也就是兩三百兩銀子。

    “你們還真有錢啊,能給孩子這麼多零花錢!”

    大概詢問了一下,朱瞻圭輕笑的調侃了一聲。

    下方的眾人一陣尷尬。

    剛才光想著自家孩子有多少錢了,一時間忽略了別的問題。

    不過眾人臉皮也夠厚,都裝作沒聽到這句話。

    孩子有這麼多零花錢怎麼了?

    這都是孩子從小到大,一年一年攢下來的。

    官宦子弟十幾年攢個百十兩銀子多嗎?

    朱瞻圭也沒在這事上多問,官員屁股下面有幾個乾淨的?

    真要一一查起來,這滿朝文武至少有九成都要被刷下去,剩下的一成要麼是真的清廉的,要麼是剛上來還沒有機會撈錢的。

    “看來各位對自家的孩子,還是不夠關心呀,不然也不會報出這些數字!”

    朱瞻圭在身邊小太監的攙扶下緩緩起身,拿起老爺子龍椅旁邊桌子上放了一疊紙,走下了臺階,站在了諸位官員的面前。

    “劉侍郎,這是你兒子的,你自己看吧。”

    朱瞻圭抽出一張,遞給了跪在他面前的劉侍郎,同時還好心的提醒一句。

    “我勸你做好心理準備,不然你看完以後,可能會直接氣背過去!”

    劉侍郎聞言心裡一陣忐忑,看了一眼,讓太監給別人發紙張的朱瞻圭,心慢慢的提起,嚥了口唾沫低頭看向了手中的紙。

    這是一張銀行貸款明細,上面寫著他兒子的名字和家庭住址,以及他的姓名和官職。

    在這些的下方,有五段內容。

    朝廷劉侍郎之子劉回,以其父親的身份作為抵押,某年某月某日,在本行貸款二萬兩。

    朝廷劉侍郎之子劉回,以劉家傳家寶雙鳳玉佩為抵押,某年某月某日,在本行貸款二萬兩。

    後面的三條,分別是拿劉家的田產,劉家的房產,劉家的商鋪作為抵押,又貸了三次二萬兩的款。

    前前後後總共加起來正好十萬兩!

    劉侍郎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最後統計的十萬兩數字,眼珠子都紅了。

    逆子,逆子啊。

    10萬兩銀子啊,這他孃的把全家賣了也不值這麼多錢。

    看著眼珠通紅身體打擺子,跪都跪不穩的劉侍郎,朱瞻圭心裡小小的同情了一下。

    雖然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可這也只是說說而已。

    整個大明官場,能拿出10萬兩銀子的家庭還真不多。

    這一下子敗壞出去10萬兩銀子,心態差一點,都能說不準能直接氣死過去。

    “殿下,請您告訴臣,這不是真的。”手抖得跟篩糠一樣的劉侍郎,眼珠通紅的抬頭看著站在他面前的朱瞻圭。

    朱瞻圭遺憾的攤了攤手。

    “雖然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這上面每一筆賬都是真的,銀行那邊都有留存,還有你兒子的簽字畫押和那塊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