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焱 作品

第159章: 爺爺…這個叫阿三的國家真的很富啊!

  永樂12年十二月初八。

  在臘八的這一天,嫡長孫朱瞻圭被正式冊封為太孫。

  其妻趙靈兒,被封為了太孫妃。

  錦衣衛指揮使紀剛的侄女紀雲,雲貴巡撫的堂妹於清瑤,被封為了太孫嬪。

  一直擔任太孫女官的胡善祥,被封為了才人。

  “你打算什麼時候出發,夏原吉那傢伙可是天天跟我哭窮,解縉那邊這兩天也是催著要銀子。”

  老爺子尚書房內,抱著重孫子的老爺子,看著爬在御案上,皺著眉頭批改奏章的朱瞻圭,問出了朱瞻圭打算什麼時候開始計劃。

  自打朱瞻圭正式成為太孫,為了讓大兒子多休息休息,朝政的事情老爺子又扔給了朱瞻圭。

  至於他,好吧。

  他要照顧重孫子,沒那麼多時間。

  將手中的奏章批改完,朱瞻圭揉了揉手腕回道。

  “明年開春吧!”

  “李虎那邊已經跟我彙報了,經過這一年的跟倭寇戰鬥,他們已經摸清楚了倭寇大概的位置,計劃在明年4月份,徹底的清剿倭寇,我打算那個時候開始動手。”

  老爺子點了點頭,將懷中已經睡著的小傢伙遞給旁邊的乃娘,走到懸掛的地圖邊,看著倭島的位置道:“這個地方邪門的很,蒙元派了好幾次兵,都被大風給刮回來了,你動手的時候可要小心啊。”

  朱瞻圭自信一笑。

  “您老人家放心吧,我在海上這麼多年,可不是白混的。”

  老爺子點了點朱瞻圭,“萬不可大意。”

  “對了我聽夏原吉說,你跟他說過,南方有一年三熟的糧食,那裡的人隨便往地裡撒點種子,每年的糧食都吃不完是嗎?”

  自打朱瞻圭跟夏原吉說過銀子和糧食後,這老傢伙是天天想著這事兒。

  朱瞻圭從山東回來,他就想問朱瞻圭,什麼時候把糧食銀子運回來。

  結果後面朱瞻圭要監國,根本就沒時間管這事,一直讓他等等。

  結果這一等,就等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如今戶部空的能跑老鼠,夏原吉那叫一個急呀。

  他想找朱瞻圭再提提這事,結果根本就見不到朱瞻圭的人。

  朱瞻圭這次監國老爺子並沒有任命,只是幫老爺子處理一下奏章的事情,所以並不需要接見外臣。

  再加上這段時間,朱瞻圭只要一有空就往工匠營跑,夏原吉想找人都找不到。

  最後實在等不了了,他直接找到了老爺子,想讓老爺子提醒提醒朱瞻圭,欠款的承諾該還了。

  “確實有這個地方!”

  經過老爺子這麼一提,朱瞻圭這才想起來在去年去山東賑災的時候,他跟夏元吉許諾過這事兒。

  他這段時間忙的,都把這事給忘了。

  想到一臉怨婦表情的夏原吉,朱瞻圭尷尬的笑了笑。

  走到老爺子身邊,朱瞻圭在旁邊一大堆地圖中翻了翻,找到了一張當年他畫的簡圖,掛在了二人的面前。

  抬手指著阿三國的位置,朱瞻圭神情認真道:“爺爺…這個地方可是一塊大肥肉啊,這裡不但物產豐富,糧食更是吃都吃不完,咱們如果拿下了這裡,至少能給咱們大明續上百年國運。”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裡好打的很,這裡的百姓奴性也非常強,只要我們攻佔了這裡,掌握了他們的信仰,這裡就是我們大明的錢袋,取之不完,用之不盡!”

  “據我所知,他們現在分列為兩個國家,分別叫德里蘇丹國,和一個叫吐格魯克王朝。”

  “現在他們打的不可開交,正是我們下手的好機會,到時候我們幫他們擺脫了戰亂,這些阿三們說不準會把我們當成救世主一樣對待!”

  雖然阿三是什麼意思老爺子不知道,但印度這個地方,老爺子還是聽說過的。

  老爺子隱隱記得,在他剛登基沒多久的時候,有一個自稱從那裡來的和尚,進貢了5個金佛,他還給對方弄了個寺廟。

  根據地圖上這個地方的位置,應該在烏思藏都司西南方向。

  只不過烏思藏都司那裡是高原,中原人適應不了那裡的環境,大明也只是名義上佔領,實際管理統治還是地方處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咱們大明的佛教,應該就是從這裡傳來的吧!”

  看著印度所在的位置,老爺子想起了老和尚跟他講的佛教來源。

  朱瞻圭點了點頭介紹道。

  “確實是從這裡傳出來的,不過經過我們本土化以後,跟他們已經有很大的差別了。”

  “大唐的玄奘法師,當年就是到他們這裡取經的。”

  老爺子捏著鬍子,眯著眼睛看著印度的位置。

  “這裡真的很富,糧食真的很多。”

  朱瞻圭肯定的點頭。

  “爺爺…這裡比你想象的富,糧食比你想象的還要多。”

  朱瞻圭的肯定,老爺子是自然相信的。

  他孫子是見過大場面的,說這裡富有,說這裡糧食多,那肯定沒有錯。

  捏著鬍鬚看著地圖,想著國內忍飢挨餓的百姓,以及各個地方上來的要錢的摺子,老爺子眼神越來越冷,最後一拳錘了上去。

  “既然咱們大明需要它,那他就應該屬於我們大明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