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焱 作品

第418章:收復九州,普天同慶!

不過其實他心中挺感激朱瞻圭。

如果當初沒有朱瞻圭的提拔和培養,恐怕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倔強的小書生。

當然了,還有他的堂妹。

沒有堂妹當年的搭橋牽線,他也不可能認識朱瞻圭。

好傢伙,這傢伙到現在都不知道當年他來到京師,並非是他堂妹向朱瞻圭推薦他。

而是朱瞻圭,因為他才要了他的堂妹。

不過想想也是。

朱瞻圭沒說過這事,於清瑤也沒在意過,于謙不清楚是很正常的。

“咳咳,你們兩個讓讓,給我這個老頭子留點位…”

就在二人閉目養神靜靜等待的時候,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兩人回頭看去,就見頭髮已經全白的夏原吉,在兒子的攙扶下,笑呵呵的看著二人。

“您怎麼來了?不是讓您在家好好養身體嗎?您要是再病倒了,陛下就該怪我們了。”

一看是這老頭,于謙嚇了一跳,連忙上前幫忙攙扶。

“呵呵,大喜日子我哪能在家裡坐得住,再說這也有我的功勞,我要是不參加,死都不瞑目。”

夏原吉笑呵呵的讓自己的兒子回到站班,跟走過來也要扶他的張輔點頭打了聲招呼,在二人的攙扶下,來到了隊伍最前面。

這一場世界之戰,要說最累的人,那莫過這位戶部尚書了。

幾百萬軍隊的裝備補給,全壓在他一個人的身上。

為了不耽誤前面軍隊作戰,這老頭愣是拖著年邁的身軀,沒日沒夜的工作。

前幾天當前線的好消息傳來,這個老頭哈哈大笑了幾聲直接昏了過去。

如果不是太醫們拼命搶救,估計這老頭這兩天就要發喪了。

“唉,終於結束了,這回陛下就攔不住老夫休息了。”

看著莊嚴的太和殿,夏原吉忍不住得意的笑了一聲。

“呵呵呵……”

旁邊的于謙等老臣都笑了出來。

這老頭伺候了四代皇帝,後面的兩代他都鬧過退休。

結果後面的兩個皇帝都不同意,一直把他留在任上。

而且從老爺子開始,都對這個老頭都格外的寵愛。

這些年整個戶部的官員換了好幾茬,這個老頭坐在戶部尚書的位置上,屁股連動都不動。

為此還有人說了句調侃,鐵打的夏原吉,流水的戶部郎。

“是啊,終於結束了,您老人家也可以好好休息了。”

扶著他的于謙笑著附和,隨即想起了一個消息,忍不住關心道:

“我聽說你老人家打算帖木兒地區看看,那裡可是苦寒之地,您這身體恐怕適應不了啊。”

“是啊老夏,那個地方可艱苦了,你這身體我怕你去了回不來啊。”

張輔也是連連相勸。

“你們不用說了,我意已決。”

“皇上是在那裡沒的,我陪了他一輩子,聽說皇上走之前還唸叨我,我不去看看,我這心放不下。”

老爺子,朱胖胖,朱瞻圭,三代皇帝中,夏原吉要說在心中最感激的人是誰,那莫過於老爺子了。

因為是對方把自己提拔到了戶部尚書的位置。

如果沒有老爺子當年的提拔,恐怕他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當初他聽說,老爺子在走的頭一天晚上還唸叨他,他心裡難過了很久,埋怨自己沒有陪在皇帝身邊。

所以如今退休了,他打算去老爺子駕崩的地方,好好的看看,跟不知道有沒有離開的老爺子說說話。

這件事他跟朱瞻圭說過。

朱瞻圭也勸了幾次,最後見實在勸不了了,只能暗自決定,派人好好照顧著,不能讓這位大明的肱骨之臣,死在遠離家鄉的地方。

“唉!”

聽到夏原吉提到了老爺子,張輔也微嘆一聲,拍了拍夏原吉的肩膀。

“咱們兩個一起吧,到時候也有個伴。”

夏原吉點了點頭,三人繼續看著大殿的方向靜靜的等待。

不單單是在太和殿之前。

紫禁城之外也人山人海。

密密麻麻的百姓,一個個盛裝打扮,手舉著各種小彩旗和小的大明旗幟,在士兵們維持秩序中,靜靜的等待著。

各縣城,各村莊,所有村民今天也沒有勞作,同樣坐在大喇叭下面靜靜的等待。

而在不遠處,還有一些青年擺放的爆竹,等待著待會兒好消息的到來,好點燃爆竹。

在世界各地的,各個方面軍,除了分配在各地值守的軍隊之外,紛紛集結在了一起,靜靜的看向了點將臺,耳朵豎著老高,等待著廣場各地放的大喇叭傳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