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三山 作品

第44章 第44章【二合一】剿匪(下)……

    木門猛得被拉開,刺目的陽光照『射』進了柴房之中。

    趴在門上的芸娘猝不及防就被摔倒,就被鄔愷及時扶住。發現自己懷裡扶著的是位女之,鄔愷黝黑的臉上就是一紅,他板著臉小心地放下了芸娘,看著喜極而泣的他小娘。

    “你們都是山下的百姓?”

    所人已然眼中模糊,低聲哭泣,人更嚥著:“,大人,我們都是被擄來的百姓。”

    “你們在等一等,”鄔愷退幾步,“等我們滅完火,再送你們下山。”

    說完,鄔愷轉身匆匆離去。

    躺在地上的芸娘看著他的背影,雙眼之中光亮閃動。

    *

    鄔愷帶著手下人忙活了整整半個時辰,期汪二與劉驥辛殺完匪賊也匆匆趕來九頂山,眾人合力,這才在火勢蔓延之前滅了火。

    劉驥辛滿頭都是冷汗,“還好還好,還好今日風。”

    鍾稽咬牙切齒,“這群可惡的土匪!”

    但可恨之餘,看著滿山土匪的屍首,鍾稽心中陡然生出了一股快慰之情。

    親眼看土匪伏誅,哪怕這些土匪不是殺了他妻女的沂山軍,鍾稽也覺得痛快之極,長久以來的鬱氣也消散了許多。但在快慰之,他卻感覺到了一股蒼涼悲痛之意。

    他想笑笑不出來,想哭也哭不出來。

    為什麼當初他的妻女沒這般幸運,遇見一個像元般的刺史呢?

    可恨,實在可恨……

    滅完火,他們一人都變得灰頭土臉。將要下山時,鄔愷沒忘記派人護送些女一同下山。

    這些女都是附近村莊的人,但等下山之,鄔愷詢問她們家在何處時,除了許幾個小娘告訴了他,餘人都默默聲落淚。

    鄔愷不解,“你們哭什麼?”

    “大人所不知,”女抹著眼淚低頭解釋,“我等被土匪擄來了山中,哪怕沒被欺辱,回去也不被當做良家。除了這幾位被家中疼愛的姐妹們,我們都已路可去。”

    劉驥辛思索片刻,問:“你們可婚配?”

    這些女或搖頭或點頭,神情怯怯。

    “既然路可去,不如就給咱們的士兵們當媳『婦』,”劉驥辛笑:“我們這些好兒郎中不還未娶妻,不知你們可願意嫁給他們為妻?”

    這些女頓時羞紅了臉,互相看了看,微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這群救了她們的士兵各個長得威風大,又相貌堂堂。一路將她們帶下山時更是目不斜視,規規矩矩,可見人品也極好。士兵們在她們看來好似英雄一般,哪裡什麼不願意呢?

    劉驥辛當即讓騎兵們按照所斬殺敵人的功勞大小排隊,讓他們挑選心儀的女,若是他們挑中了但女不願意,劉驥辛也不強求。若是兩廂情願,便是好事一樁。

    騎兵們各個臉『色』通紅,擠來擠去地排好隊,這二十來位小娘很快便找到了各自的心儀之人。雙雙站在一旁時,硬是羞得染上了幾分喜意。

    芸娘是最一個人,她傷勢太重,只能被扶著勉強站立。臉上的疤痕也太過醜陋,沒士兵敢選她。

    芸娘抿了抿唇,拜託攙扶自己的姐妹將自己扶到了鄔愷面前,虛弱地:“大人,你可否娶了夫人?”

    鄔愷老實:“沒。”

    他好像知芸娘要說什麼了,耳朵頃刻紅了起來。

    芸娘被髒汙糊住的臉上也微微一紅,“你可願意娶我為妻?”

    汪二與劉驥辛在旁邊忍笑著看戲。

    鄔愷磕磕巴巴地:“我願、願意,但我家中一失明老母,很是貧困。”

    “沒關係,”芸孃的聲音堅定又溫柔,“我照顧好孃的。”

    鄔愷緊張得許久沒說話,半晌,才緩緩點了點頭,“好。”

    “哈哈哈哈,好事成雙!”劉驥辛撫掌大笑,“鄔愷,你放心吧,回去我定當稟報主,讓主為你同你夫人好好辦一場喜宴!”

    鄔愷被揶揄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劉驥辛和汪二又是一陣鬨笑。

    笑完之他們便幹起了正事,除了收繳戰利品和捆綁一些未殺的土匪俘虜之外,劉驥辛還要幹一件元裡交代的事——敲打當地的郡守。

    九頂山的土匪如作惡多端,與毫作為的漁陽郡郡守也密切的關係。

    元裡倒是想要直接換了漁陽郡的郡守,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來了,他手裡並沒合適的做郡守的人才。

    劉驥辛敲打完當地的郡守之,他也在心中嘆了口氣。

    主身邊可用的人還是太了啊。

    武職倒是夠了,論是鄔愷、汪二,還是這次作戰中小『露』鋒芒的龔斌和陸輝,都是不錯的人才。但文職上還只劉驥辛一人,詹寧至多算上半個人。

    劉驥辛覺得,他也應當寫信問問他的好友們,是否願意前來幽州,同他一起拜得賢主了。

    忙完這些事,一人沒在漁陽郡多待,迫不及待地便啟程往薊縣趕去。

    *

    薊縣。

    元裡也迎來了一個甜蜜的煩惱。

    張氏、劉氏、虞氏在幽、兗、翼三州販賣的香皂已收穫了第一批的銀錢。他們按照和元裡的約定,將元裡所要求的部分銀錢換成了糧食、『藥』材、布匹與牛羊豬雞等牲畜送到了薊縣。

    巧的是,達旦派人送來的牛羊也運到了薊縣。

    這些牲畜之中,牛羊最,豬雞最多。尤是豬,已多達了三千多頭。

    多到元裡命人連夜又搭建了一個巨大的養豬場都裝不下的程度。

    元裡頗為苦惱。

    在之前,元裡和劉驥辛為身處中原內陸的原,思維上便一直以為豬要圈養喂才。但在這些豬運來,元裡從張密裡瞭解了幽州人的養豬式才發現,在幽州,養豬就像是養羊一樣可以放牧,令豬食野食而生,放牧豬的人還被稱為牧豕人。

    如果是春,麼這三千頭豬便只是甜蜜不是煩惱了。元裡大可以學習當地人的法直接圈下一座山放牧豬羊牛。然而現在已到了深秋,即將便入了冬,草木已枯萎,要養這些畜生,就需要拿出糧食來。

    牛羊的數量還好,倒構不成多大的負擔。但這三千多頭豬實在太多了。豬還繁殖得很快,送來的這三千隻豬,裡面八百餘隻是母豬,母豬裡又一半以上已然懷了孕,快要到了分娩期。冬若是沒合適的溫度,這些豬崽生下來就要凍死。

    又要喂糧,又要伺候母豬生產,消耗的錢財糧食實在太大。元裡算了算,他真的養不起這麼多豬。

    所以,他下了一個乾脆的決定。

    挑選出三百隻配種的種豬,剩下的足足兩千只豬,他打算全宰了。

    在過年之前,他要轟轟烈烈地殺一回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