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樂 作品

第55章 營養液6000加更

    “爸,這叫多勞多得!”

    *

    張曉峰現在兩邊跑,工地還跑著,有問題就去解決;蛋糕店的管理有小周店長,不需要他整天待著,晚上關門去算下賬、收個錢就行。當初裝修的時候闢出了一個沒有窗戶的三平方米的小房間,只能擺下一張書桌一把椅子,算是“辦公室”,如今給店長當休息間和辦公室,會計來做賬也在這裡。

    地板上裝了一個保險櫃,每天的營業款清點之後,整錢放進保險櫃裡,第二天上午張曉峰來拿去存進銀行。零錢裝在一隻布袋裡,鎖進書桌抽屜,留作明天的找零儲備。

    有空就去跑團購訂單,現在他也熟門熟路了,接了訂單不怕來不及做,已經有了簽約的食品加工廠,加工費低廉,做的還快,質量麼,由麵點師現場指導,原料都配好,做起來也是很快的。

    這種學校裡的工廠都是開給學校教職工家屬工作的,是集體制工廠,家屬工多數都是三四十歲大姐阿姨,衛生意識好一點的會戴個手套、口罩,衛生意識不怎麼樣的那就是真不怎麼樣了。

    張文雅也是跑了很多家,才定下來一家女廠長掛帥的食品加工廠,簽訂了兩年的代加工協議,由“怡口甜”公司提供手套和口罩,並會在代加工期間派人來巡查衛生情況,如果有人不戴手套口罩就上崗,這批貨就不要了,還要追究食品加工廠的違約責任。

    男廠長不是沒有衛生意識,但總體來說,沒有女廠長仔細。尋求合作關係也要講緣分,恰巧,真的找到了負責任又有法律意識的女廠長。

    張文雅下一步想著明年開自己的食品加工廠,青團、粽子這種大批量的食品靠幾個麵點師手工製作肯定是要了老命的,沒有自己的食品加工廠,大訂單就是接到也很難吃下。

    以後就是在美國上學,暑假三個月呢,完全可以回來看著建廠、開分店。美國學校過聖誕節,至少有兩週時間,也能回來。總之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路是人走出來的,學期中間回來也不是不行,就是有點費機票錢。

    作者有話要說:*介紹一下背景。本文背景由於是在城市,跟一般的鄉村年代文略有不同,可能比較難有時代感。時間線是1992年春節開始,目前進行到1993年4月。張曉峰是新中國的同齡人,1949年出生,1966年17歲,高中時期正值特殊十年(1966年——1976年),也就是說他即使上了高中,也正值基礎教育不受重視的年代,文化水平有限。如果初中也划水,基礎就更差了。

    張文雅1973年11月出生,張文彬1971年3月出生。

    當年大城市青年下鄉當知青的比較多,一個家庭裡其實不會每個孩子都下鄉,要求積極的家庭除外。我母親家裡兄妹眾多,也只有一個舅舅下鄉當知青了,還是在本省,沒有跑遠。

    有些作者寫不同的人物的對話的時候,不太注意用詞,比如一個文盲鄉下大嫂不會出口就用成語,用歇後語倒是符合教育程度和語言習慣的,但可惜現在會用歇後語的作者比較少。作者本人也用的很少。

    張曉峰在上海住了十幾年,實際文化程度沒有增加,但語言習慣改變了,會用上海話的一些語氣詞,用詞不當肯定不是作者寫錯了,是他就這麼理解的。

    他的思想也就是億萬普通中年男人的思想,我姑娘不吃虧就好了,別人我管呢!所謂的“不吃虧”也是男權社會男性的普通想法,你們懂的,我就不說那麼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