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六百四十五章 打八旗 分田地

    如果乾隆也在場,多半會命人把老農砍了,滿門一併抄斬,原因是將糧食產量與官員頭髮比較,這不是咒罵大清雅政麼。

    要是今年糧食絕產,是不是說辮子沒了,大清要亡?

    大概率老四鬼子幹得出這事,因為老傢伙有點走火入魔,連人家自稱古稀老人都落個滿門抄斬。

    清字前面除了個大字,甭管加什麼字,統統砍頭沒商量。

    不過就算乾隆不在場,換其他人在,肯定也不悅的。

    畢竟老農這比喻法有點過份。

    這年頭,除了湖廣的長毛番賊,誰頭上發多?

    可賈六是什麼人?

    別說拿他頭上那一撮發比了,就是拿他別的地方比,也沒意見。

    或許還會沾沾自喜呢,因為別的地方髮量比頭上多。

    還他娘自然捲,英格來西那種。

    問題很嚴重啊,形式也很嚴峻!

    老農的意思顯然是說今年的秋糧收成不會好,原因是打五月開始天氣一直炎熱,導致包括水稻在內的大多數農作物受到影響不結果,不包漿。

    個別地方甚至因為乾旱顆粒無收。

    去年京畿就發生過大面積洪澇災害,當時賈六還親自帶人戰鬥在東陵抗洪一線,也因此事蹟得到了乾隆六兒子永瑢的讚賞,也才有了之後已經封刀當管委會主任的賈圖魯再次出山,從而以平定教亂再鳴天下,陰差陽錯的混成了大清三巨頭之一。

    說起來,挺感謝永瑢那小子的。

    可惜這小子命薄,宮亂當夜被歸太一刀給天誅了。

    這會可能也在賈六身後飄著。

    冤有頭,債有主嘛,不是你鬼子六扇動八卦教衝闖禁宮混水摸魚,人六阿哥能殉國麼。

    但這對於迷信的賈六而言,都不是問題。

    糧食問題,才是大清根本問題,也是直隸穩定的現實問題,絕不能掉以輕心。

    在他詳細詢問下,幾位農戶都給出今年稻子產量可能減產四成,甚至五六成的肯定回覆。

    賈六高度重視,立即指示丁慶組織人手將方圓十里所有稻田都看一下,看是否稻子長勢都跟這片一樣不如人意,還特別強調要注意是否有絕產的地畝。

    調查要實事求是,既是調查情況,當然不能只調查好的,不調查差的。

    長的,沒長的,一塊看,一算測算,才叫科學嘛。

    不講科學,那是要失人心,要亡大清的。

    結果很快報過來,都跟賈大人看的這片稻田差不多,長得很差,麥穗十有五六都是癟的。

    聽了丁慶的彙報,賈六心事更重,去年京畿地區糧食減產,百姓們還能咬牙撐一撐,今年要還是這麼個情況,百姓們還能堅持?

    他是總督大員,年收入高達一個億,他可以堅持,僅靠種地過日子的百姓哪裡能堅持。

    眉頭緊皺的賈六虛心討教那幾位抽了自己快一盒煙的農戶們:“老人家,過往水稻每畝產量是多少?”

    按農民專家們的說法,過往水稻產量年成最好時,大概一畝地能收到三石,也就是400斤出一點。

    一般的話也能收到接近三石,350斤往上一點。

    取平均值,每畝產量應該在370斤左右。

    如果今年產量總體減少四成,那一畝地只能收220斤左右。

    這個產量是非常駭人的。

    賈六前世時由於化學農藥這些科技的輔助,水稻產量能達到1200斤往上,年成好甚至能收到1500斤。

    當然,主要是平原地區,其它地方通常是對半腰折。

    小麥的話,有1000斤就是高產量了。

    也正是因為科技,才讓中國人民徹底吃飽飯,告別忙時吃幹,閒時喝稀的苦日子。

    所以要感謝科技,而不是端起碗來吃飯,放下快子罵娘。

    現在的糧食產量,那真就是極度危險的,萬一減產屬實,後果更是嚴重。

    顧不得多想,賈六立即對周圍村莊展開隨機調研,發現大多數家庭的人口不是五人,就是六人。

    也就是一對夫婦供養三到四個子女。

    不包括老人,老人一般都是自己種幾三畝地,實在種不動了輪流平均在兒子家過,或專門在一家,其餘子女給予糧食補貼。

    子女多,其實跟傳宗接代這個思想沒有太大關係,主要是因為沒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