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七百二十八章 大將軍王



            

            

            “皇上想要知道索倫勁旅在哪,怕是要問問睿親王。”

國防部長官伊大人有點夾槍帶棒。

顯然,國防部要算賬,就是大清最強的重裝合成旅哪去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為大清風裡來雨裡去屢建奇功,每遇惡仗必當先的索倫勁旅,神奇的從國防部掌握的部隊序列中消失了!

眾所周知,索倫兵共有五營,一為布特哈打牲索倫營;二為呼倫貝爾索倫營;三為吉林索倫營;四為黑龍江索倫營;五為烏里雅蘇臺索倫營。

五營索倫兵從前多時有兩萬餘人,現在各營多者只一千餘,少者七八百,總兵力僅五千人左右。

但這五千索倫兵於清軍的價值相當於五個101王牌空降師,往往三兩百索倫兵就能重創人數五倍乃至十餘倍於己的敵軍,因此常被用於大戰尖刀使用。

無論是對戰準噶爾蒙古騎兵,還是對戰羅剎人的火槍隊,亦或熱帶雨林中的緬甸象兵,還是回部的大小和卓,大小金川的番賊,都有索倫勁旅不畏生死奮勇衝鋒的身影。

黑水生兵控萬弦,穿熊殪虎勢無前。

一索當十滿,那可不是蓋的!

自和通泊之戰後,正是那索倫健兒為大清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半邊天!

索倫不至不可戰!

結果就是索倫雖每回都能大敗敵軍,卻也導致自身減員嚴重,短短數十年兵力便銳減為高峰時的四分之一。

人丁凋零,即將成為歷史的記載。

除這五營索倫外,當年為平定準噶爾叛亂,又曾從布特哈抽一千發往伊犁,此後陸續抽調,組建了伊犁索倫營,有索倫兵兩千餘,與當地滿兵一同成為西域駐防清軍的主力。

只是伊犁索倫已被國防部定為駐防八旗,因此一般朝廷提到的索倫勁旅都是指關外五營。

前大清第一戰將海蘭察出身於黑龍江索倫,其南征北戰所統領的索倫兵主要來源於布特哈索倫、吉林索倫、黑龍江索倫。

最多時海蘭察麾下有索倫兵兩千人,不過大部分都戰死,只數百人長期跟隨。

而這數百索倫兵在海蘭察英勇殉國後經系列操作,一部分成了賈六親軍,一部分在參將瑪達裡、新達蘇帶領下編入四川綠營成都、金川二鎮,且多擔任基層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