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八百一十三章 大清臨時政府

  麻城事件發生時,睿親王剛從當陽出發前往宜昌城。

  此地駐紮著陝甘綠營三鎮之一的陝安鎮。

  賈六來此目的除了幫助新任陝安鎮總兵曹大華整頓控制陝安鎮這支精兵外,也是要在陝安鎮推行“去辮化工程”,從而打造大清第一支無辮軍,進而帶動全軍向不合時代潮流的辮子揮手說一聲拜拜。

  工程從立項到敲定只用了半天時間,然而時間雖短,工程意義卻是重大。

  很有可能成為改變大清命運的里程碑,甚至是賈六留給後人最大的財富。

  精神上的財富。

  對此,他是十分重視的。

  關於辮子對於百姓的長遠危害就不提了,僅眼下如果清軍能夠主動放棄辮子這一“陋俗”,勢必會讓執意“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興漢軍高層為之觸動,淡化清軍所代表的“胡虜”印象。

  賈六這邊再以清廷實際控制人身份給予系列承諾,簽訂一系列賣國條約,甚至不排除自個革自個的命,直接宣佈光榮起義,那麼,這場關於夷夏之爭的戰爭,有可能會以和平方式落幕。

  不可謂不用心良苦。

  當然,公開宣稱辮子是跟祖宗一樣的不便之物,進而說不要就不要,顯然也不太合適。

  不管怎麼說,他賈六眼下都是正宗老滿,還是大清帽子王,總要考慮一下滿洲同胞的感情。

  所以,賈六給“去辮化工程”弄了一個包裝,叫“新生活運動。”

  途中讓老紀以兵部侍郎的身份給《前線報》寫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說辮子原是百年前關外滿洲習俗,原因是滿洲人以打獵為生,常年在林中穿梭,所以要是像漢人一樣將頭髮高高束起,就極容易被樹林纏繞牽掛,不利捕獵。

  因此,滿洲人將頭髮剃光,只在腦後留下一根只能串過銅錢眼的小辮子,這樣方便行動。

  然而時隔百年,如今大清國民的辮子比國初不僅要長也要粗,每次軍民洗頭都要將辮子解開再重新紮起,如此不僅耗時還耗力,往往耽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