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不損 作品

第361章 見到了

    “我想去客棧那邊,柳兒和夫子在那邊幫忙寫對聯呢。”小阿玉說。

    既然女兒有要求了,劉氏當然沒有不答應的,當即就牽著小阿玉的手往那邊去。

    客棧並不在南河大街最繁華的地方,相反,它是在入口處。

    那裡也是一條通往普濟寺的岔路。

    到了客棧門口,果然看見楊夫子正支了一個小攤,面前擺好了筆墨紙硯。

    柳兒正在幫忙磨硯。

    楊夫子動作行雲流水,一會兒就寫好了一幅字。

    拿到字的人高高興興道了謝,忙不迭走了。

    說來也是巧了,此時青木學堂的一位先生,正在旁邊默默欣賞。

    楊夫子的學問,可能比不上青木學堂裡的先生們,但他卻寫得一手好字。

    就連青木學堂裡的先生也經常誇讚。

    只不過,他們不太贊同楊夫子免費給村民們寫字。

    畢竟先生們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尤其是夫子寫的字,怎麼能給那些凡夫俗子隨意觀覽?

    他們也看不懂,無非是對牛彈琴罷了。

    “楊夫子,柳兒!”小阿玉歡歡喜喜朝著他們跑過去。

    柳兒看到小阿玉,也笑彎了眼睛,她先是跟劉氏問了好,然後再對小阿玉說:“阿玉,你也來啦?今天你們家很熱鬧,我們還沒去道賀呢,爹爹說,等我們再寫10張字,就要去你們家拜訪了。”

    劉氏聽到這話,忙說:“不妨事,不妨事,你們先把正事辦了要緊。”

    本身劉氏也在楊傢俬塾裡,雖然算不上是正兒八經的先生,但孩子們也認,楊夫子對劉氏也算敬重,兩家的走動就更加頻繁了。

    楊夫子見到劉氏,倒也笑著和她寒暄幾句。

    這次鎮上共有30餘名考生通過了最初的篩選,前去童試,老王家就去了8名,雖然只有一名考上,但也說明,老王家現在也算得上是書香之家了。

    在鎮上,一家人只要出了一個秀才,那絕對是普通人家眼中的飛上枝頭變鳳凰。

    更何況,王家那7個落選的孩子,並不是因為智力不足,只是因為才學了一年,本身知識儲備就不夠,考不上那才是正常的。

    但只要他們繼續學下去,下一次說不定就能考上一批了。

    到那時候,老王家真是要刮目相看,但凡有點腦子的,現在都要等他們家多走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