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34章 一兩私房

    霍惜在楊氏懷裡點頭:“好吃著呢!我沒騙他們。下次等爹撈到大魚了,我們也切下魚頭魚尾做來吃。”

    “娘來做。”

    “好,我說娘來做。”

    “那明天就做吧。”楊福嚥了咽口水。

    楊氏朝他揚手,作勢要打他:“明天吃!你最好晚上拜拜河神,讓你姐夫明天可以撈到大魚,不然你吃屁!你吃。”

    楊福不滿地瞪了他姐一眼,霍惜捂嘴偷笑。

    楊氏看著眼前的銀子銅板,直感慨:“要是每天多撈一些大魚就好了。咱也能多歇一歇。不用風裡雨裡日日都下網。”

    霍惜默了默。

    就家裡那漁網,撈到大魚也是全憑運氣。

    當了漁民,她才知道一天打魚三天曬網,並不是一句不好的話。而是漁民大多數都是這樣執行的。

    這個時代的漁網沒有後世先進,多是用麻料製成,易腐爛,韌性差。所以才需要用完後,曬一曬,以延長漁網的使用壽命。

    而且漁網上勾纏的水草不容易去除,硬拽容易弄破漁網,曬一曬,幹了後就容易去掉。而且除了曬,還要補網。

    魚一鑽網,就會掙扎,一掙扎就纏得緊,取下時很容易弄破漁網。還有一些魚會破網而出,所以漁網用一回就要補一回。

    就是現代的漁網,那麼堅韌,也是要用一回補一回的。只要有魚鑽網,極少有不破的。

    當然,也不一定打一天魚要曬網三天。但打一天魚曬一天網,較為尋常。除非家裡有兩三張網替換著使。但總的來說還是要費人工曬網補網。

    除了要曬網要補網,還經常拉空網,所以並不是日日都有魚獲的。

    楊氏和霍二淮想攢錢上岸生活,也是因為打魚不僅辛苦風險還大。

    種地的,天陰下雨就家去歇著了,但漁民們則會穿著蓑衣風裡雨裡忙著下網。因為魚會浮上來透氣,比較好捕。

    霍二淮現在是兩隻漁網交替著使,另還有蟹籠蝦籠,就沒正經歇上一天過。養了霍惜和霍念,夫妻倆更是下網的勤。

    霍惜感念在心。

    所以也一直在想著家裡的出路。

    楊氏數過銀子,把一兩銀子塞給霍惜:“這一兩銀子既是別人打賞惜兒的,那惜兒就自己留著。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夠花了就找爹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