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八十八章 等候

    因各河水位與運河水位不同,就必須在運河與各河流的交界處設置坎壩或水閘,利用坎壩或水閘來控制兩河的水位,使其平衡,達到船隻通航的目的。

    比如長江的水位,在春夏秋三季,水量豐沛,水位是比運河高的。而到冬季枯水期,水位又比運河低。

    而淮河和黃河,水位一低一高。

    船隻若想從各水系進入運河,就得想辦法先讓兩河水位達到平衡,這樣船隻才能進入運河。

    控制兩河水位,做法很多。通常是通過設置水閘來達到目的,效率最高。

    船隻行到後閘時,關閉前閘,後閘打開,後河的水湧入,在兩閘之間注水,那麼水位就會與後河一致。

    船開始往匣箱裡進。

    當船行至前閘時,後閘關閉,前閘打開,水往外流,水位慢慢與前方河水一致。

    船駛出匣箱。

    通過前後匣一開一合,注水放水,使兩河水位達到平衡,船隻便可以順利通行。

    如果是大運河的船想進入長江,操作則相反。

    而這種水閘除此功能之外,到雨水多的季節,長江水位達到危險線也會通過開閘放水來洩洪。

    因此運河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運輸,它還可以防洪。

    霍惜向大夥普及了一通,把桃葉渡和附近的船家都聽愣了。

    原本以為運糧北上淮安就行了,哪裡知道這裡還有這麼多門道呢!

    乖乖,原來河與河之間的水位是不一樣的。孤陋寡聞了。

    “霍家小子,在那麼深的河裡做船閘,是用什麼來擋水的?那水能擋得住?”一江的河水呢,要怎麼擋?不得沖垮了?

    “可能用鐵或用條石吧。”有人出聲。

    “鐵和條石多重啊,那得多少人力畜力才拉得動閘門。”

    霍惜見大夥一知半解的,還很有興致,便又解釋了一番。

    “用木頭或是條石。”霍惜揚聲說道。

    有了船閘控制水位後,不管是長江還是黃河來的船,又或者是其他河流的船,都要經過手動開閘的操作。

    這時候的船閘多是木質閘門,因鐵質閘門容易生鏽,且重量太大,難以抬升,所以多是採用木質閘門。

    但木質閘門的堅固程度遠不及鐵質閘門。因此閘門一般都不會太大,否則無法承受過大的水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