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合圍

    霍惜有些感慨,自她和念兒到了船上,霍二淮和楊氏已極少在夜裡進行夜捕了。

    一是辛苦,二是夜裡能見度低,風險較大。

    但若說漁獲大,還得是夜裡。除了夜裡,還有早晨黃昏這兩段時間。大中午,陽光正盛的時候,是幾乎沒什麼漁獲的。

    打魚跟種地極為不同。

    種地的都盼著天氣晴好,但打魚的卻喜歡天陰多雲,下細毛雨的天氣,喜歡雷陣雨前後,或是久雨初晴這樣的天氣。

    早晨或是黃昏也最適合捕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太適合大多數漁民。

    大多人會日夜顛倒。因為下夜網所得的漁獲往往比白天更多。

    因為很多魚都是趨光的,就像那飛蛾喜歡撲火一樣,魚也是一有光就浮上來。

    比如那銀魚,就是喜歡光的。還有那魷魚、燈光魚,趨光性極強,所以海邊的漁民大多是在夜裡出海。

    但這種光又跟強烈的太陽光不一樣。白天強烈的太陽光魚是不喜歡的,大多沉在水底。所以不好捕撈。

    但霍二淮和楊氏不夜捕。除了船上有霍惜霍念兩個孩子,更多的是桐油價錢不低。

    此時的照明裝置並沒有那麼好,夜裡能見度不高,桐油也貴。一斤桐油十幾二十文。一個晚上要燒好多斤桐油。

    若是漁獲沒有那麼多,都不夠燒桐油錢。

    跟現代的漁船夜捕,在船身、船頭船尾掛幾十上百盞上千瓦的集魚燈不同,那是使勁造,發電機汽油才幾個錢。

    但這會的漁民沒那條件,明知道夜裡漁獲多,也沒法大規模辦到。

    此時一家人說好晚上夜捕,便把船往長江口方向劃,路上遇上鬱江和鄒家的船。

    這兩家不知怎的湊到一起了。

    “爹,我們叫上他們兩家一起吧?夜裡人多,多打些火把,沒準漁獲更多一些。”

    霍惜需要人手,她這會已經知道了,單槍匹馬想闖出一條路來,很難。要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人脈和資源。

    “行啊。咱把他們兩家叫上。”楊氏拍了板。

    也不是現在家裡有存銀了,才有的底氣。是楊氏和霍二淮一直有憐貧惜弱的胸懷。不然當初也不會在秦淮河邊,頂著被打殺的風險,救下霍惜和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