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二百一十五章 認出

    洋人們除了每回都要購得大量本朝的瓷器,絲綢,茶葉回去之外,那藥材,香爐香筒,酒杯酒盤茶盅等擺件也很是喜歡。

    還有各種成衣,絲織物,糖品果物,肉製品,水果,金銀器,銅鐵器,鐵鍋,各種器皿,紙張……

    連沒見過的牲畜他們都喜歡。

    沒見那駱駝日日被人圍上好幾圈看稀奇嗎?洋人帶來的珍禽異獸被本朝貴人爭著搶。

    那把衛朝的珍稀飛鳥走獸運回去,爪哇,大食,古裡,滿剌加,蘇門答臘,呂宋,倭國,這些國家的貴人難道不是一樣爭著搶?

    人嘛,都有獵奇心。貴人們錢多,更是喜歡。

    除了這些,還有喜歡把衛朝各種書籍帶回去的,比如倭國。

    果然海禁一開,蠻人雜沓於州城。松江碼頭上日日都熱熱鬧鬧的,人聲鼎沸。

    霍惜幫著諾克做成了好幾筆生意,把他高興地連路都不肯好好走,蹦噠著。

    霍惜兩頭收好處費,也賺了好些銀錢。

    知諾克還想要些綾羅綢緞、松江棉之類的織物,霍惜便帶著楊福準備再往松江附近的織坊尋一尋。

    松江,是本朝最大的棉布紡織地。全縣遍佈大小織紡。

    有私辦也有官辦。

    官辦即官府出資並運營,統一收購,不許流入民間。多用於軍中將士軍服衣被,或是官途。

    但官辦作坊不多,兀朝聽說僅兩家。但太祖建朝至今,多了好幾家官辦織紡。

    私辦則數不勝數。

    霍惜和楊福走在松江城,京郊,及各處,路上隨處可見來去匆匆的織娘,或十來歲雲英未嫁的姑娘,或已梳成婦人頭的娘子們。

    聽說這些織娘一天能織一匹棉,一日工錢多的有上百文,一月下來,勤快的能給家中貼補好幾兩銀子。

    怪不得松江百姓,所見面貌,衣著,要比別處看著殷實。

    街道上,抱著布匹的,挑著生絲、棉線擔子的,抬著織機的,推著板車運布匹的,男男女女,來往不絕。

    霍惜和楊福一邊避讓著,一邊嘀咕。

    “這松江城看起來富裕的很,極少見有穿著打補丁衣裳的。”楊福一路走一路看,這松江百姓的日子,比之京城也不差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