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洋

    霍惜拿著地契,心中有股小滿足感。

    而正使太監關禾帶領將近三萬人下西洋後,朝廷先後在浙江、福建、廣東三地,設立了市舶提舉司,專門負責管理海外貿易。

    隨著海上商路開禁,各處碼頭日漸繁盛。

    走在街上,都能聽到大夥討論海貿的事。而如今衛朝的海上貿易,主要為“朝貢貿易”和“民間貿易”。

    “朝貢貿易”就是朝廷准許外國使節在進貢的前提下,隨所乘船舶、車馬攜帶商貨來本朝進行的貿易。

    在衛朝的朝貢貿易法律中,嚴格限制各國來華朝貢貿易的時間、路線和人數,預先發給勘合以備查驗貿易資格。

    這種“勘合”就是朝廷發的一種紙質憑證和文書。

    有了這個東西,國外使臣才能進入衛朝進行朝貢貿易。

    這朝貢貿易,就跟那年霍家的船被徵調運送漕糧一樣。我徵用你的船運糧,你船上夾帶什麼貨物我不管,我也不向你徵稅。你自賺你的腳錢。

    朝貢貿易,說白了,就是你想來衛朝做生意,先向我朝朝貢。帶來的貨物,我不收你的稅,但得朝廷先挑。當然會給你貨款不會白拿。

    剩下的貨物,朝廷挑剩的,洋人們就可進行民間貿易了。

    而民間貿易,則沒有太嚴格的規定。

    只要你合法取得路引,即可進行海上經商。《大衛律》規定,百姓如果沒有路引,出百里之外,便會被以私度關津論處。

    這私度關津罪,是一種防礙國家統治安全的罪行。輕則打板子,重則關你一年三年的。但只要取得合法路引,隨意你來去。

    所以這“朝貢貿易”和“民間貿易”有點像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

    這衛朝的進口貿易,不收稅,但你得給我好處,我才讓你進來。而你帶來的東西我要先挑,挑剩的你才能拿去民間賣。

    而出口貿易,你隨意。

    永康帝既然要營建北平城,也深知耗資巨大。現在開通海禁,是想通過海外貿易獲取經濟利益,坐擁珍寶、幫補朝廷各項開支。

    所以對於民間商人踴躍參與海貿,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