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二百六十一章 還是得扣籮筐

    還有硫磺,霍惜記得一直是明朝的重要軍需,明中後期還因數量稀少,要向倭國大量採買。一斤硫磺在倭國不過幾文一斤,運來明朝,卻給價一貫。著實暴利。

    硫磺和焰硝軍中通常用來制火器,明時已經有火器了。朱元璋和元朝幹仗的時候就已經使用火銃了。

    所以霍惜才覺得庫房裡那一百石焰硝是個燙手貨。

    如果能忽悠吳有才,把它出手,再換些別的緊俏貨,是不是行得通呢?

    只是這焰硝是從衛朝商人手中收來的,若是倭國來的,一倒手即可獲利幾十倍。可要賣給市舶司,還得被壓價,最後還得倒貼。

    即便不倒貼,那換什麼呢?

    市舶司博買,通常不會給銀子,都是能物換物。一堆洋商拿衛朝的銅錢?怕不是腦子進水了。金銀數量衛朝也缺的很,也不會多付洋商金銀。

    像倭國一般換生絲多。一馱銅,二百七十斤,通常能換絲八到十斤。運回倭國就是四五倍的利。

    但霍惜以焰硝換生絲?

    且不說焰硝能不能以成本價收回,若換成生絲,在衛朝境內銷售,能賺幾個錢?

    一百石焰硝,買來用了二百兩出頭,估計能換六百斤生絲,一斤生絲拿到市場上賣半兩銀,只得銀三百兩。

    她腦子進水了嗎?冒著大風險,忽悠吳有才,得銀百兩不到?

    霍惜這個愁啊。

    那邊衛菱都病好出醫館了,她想了幾天愣是沒想明白要如何操作。

    再說霍二淮那邊,那天方婆子糾纏他,只拿到百十個銅板,不甘心,粘著他不走,就想跟著他。

    霍二淮也豁出去,愣了沒回船上,也沒回瓊花巷小院。

    徑直就去了外城碼頭,當搬夫搬貨去。

    方婆子跟著他,見他在碼頭搬了一天的貨,只得了二三十個銅板,最後席地而坐,跟搬夫扛夫挑夫們坐在一起啃灰面饅頭。

    這方婆子能耐得住?搜刮了他得來的銅板,跑了。

    霍二淮這才回了船上。連著幾天和楊氏帶著霍唸到外頭收貨賣貨,就沒靠近過京城水域。

    霍惜和楊福大大鬆了口氣。霍二淮和楊氏拎得清,給子女省多少麻煩事哦。

    也不是不給養老銀,霍二淮每年年終回去都給五兩十兩的。攤下來一月給養老銀都快一兩了,這已超出絕大多數人了。還不滿足?

    他夫妻二人掙來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養父母可以,可霍家一大子家都沒分家,有屋有田,住一起,沒道理要他一人養兄弟子侄全家。

    這日衛菱養好了病,要回家了。霍二淮去了醫館,給他結藥費。又付了銀子領了一些補養的藥給他帶回家鞏固。

    因方婆子來鬧,衛荷也只在船上住了一夜,心心念念著二舅家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