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二百八十四章 賺錢的手藝

    讓一家人驚喜不已。

    這還是一開始不熟練制的少了。這要是熟練起來,一人一天做兩三朵不是問題。

    而且大家分工,像惜兒說的流水線作業,還能製作出更多的絨花來。那一個月存個十兩銀子不是問題。

    一家人精神頭十足,夜裡點燈熬蠟著做,每天天一亮就起來忙活。

    這絨花製作起來一點都不簡單,足足有十幾道工序,還都是細緻活,一家人之前全沒做過。

    好在霍惜給他們寫了詳細的教程,所有的材料工具也都給他們寄了來。

    連生絲都給他們煮成了熟絲,並染了各種顏色送了來。又寄了一匣子的樣花給他們,一家女人便學著製作起來。

    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緩慢摸索,到現在越來越熟練。

    而且一家人之前在京師也是買過戴過絨花的,見過的花樣也不少,馬氏和苗氏崔氏也是富貴堆里長出來的,想幾個花樣並不難。

    如今熟絨,染色兩道工序都省了。五個女人便只忙剩下的工序。

    小明玥把染過各種顏色的熟絲,分劈後,固定在木夾上,令它們排勻,然後便用豬棕毛刷子像梳頭髮一樣,極小心地將它們梳通。

    令這些蠶絲劈成更細的絨線,再挑出其中的雜絲。

    明玥很喜歡幹這個活。

    別的工序她幹不好,但摸著這個柔滑的絲線,只像梳頭髮一樣,把它們梳得更順更細,再挑出雜絲而已,她很喜歡幹這個活。

    而她大伯孃苗氏則用炭火燒黃銅絲,使它們軟化。

    然後等明玥梳完一種顏色的絨線後,苗氏便把黃桐絲剪成不同長短,夾在蠶絲兩面。隔個一指寬夾一道。

    然後再把這些夾好的絨線剪下,一種顏色放一個籃子裡,由明瑾進行勾條和搓條。

    明瑾把剪下的絨線,擰成螺旋狀,再用木刷子對其進行柔搓,使其成為蓬鬆的絨條。這些絨條,便是製作絨花的基本材料了。

    明瑾製作好各種顏色的絨條,再由嬸孃崔氏對這些絨條進行打尖,修條。

    崔氏根據婆母畫的圖紙,用剪刀把這些絨條進行修剪成不同的形狀樣式和大小。

    最後一步傳花,則由馬氏來製作。

    馬氏性格沉穩,又是讀書人家出身,詩書畫集於一身,用過戴過看過的首飾花樣不少,對打尖修條好的絨條進行造型組合,對她來說沒什麼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