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四百十七章 籠絡人心

    如此過了兩天,霍惜和沉千重已擰定了作坊工匠們的福利。

    時下的人讀過書的並不多。主要是讀書耗費多,供不起。

    知道讀書能改變門楣是一門事,但吃不飽飯的人,願意勒緊褲腰袋餓著肚皮,供孩子讀書的也沒幾個。

    霍惜和沉千重商量了,要請個先生來教作坊工匠們的孩子讀書,一家一個名額。以此來增加工匠們與自家作坊的粘性,和忠誠度。

    於是便在瓊花巷裡找了個數試不第的秀才,在扇坊裡闢出一間課室,置了些桌椅,採買一些書本筆墨,如此也就成了。

    報名者踴躍。

    不止是扇坊,就是女工作坊裡的女工們都把自家的孩子送了來。

    老翁頭的小孫子圓輕,李婆子的孫子虎子,婁青瑤的女兒囡囡,有慶,初一都送了過去,香草、夏荷只要有空也跑去蹭課。

    作坊免了這些孩子們的束脩,書本和筆墨紙硯也發了一套,用完就得自己花錢買了。這般一年也用不了幾個錢,有孩子的都往裡送。

    家中有兩三個孩子的也想都把孩子送來。

    霍惜沒同意。

    一為了公平,二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種竟爭的意識。

    不要覺得不費力氣得來的東西就不珍惜,而是自己能去上學是擠佔了兄弟姐妹的名額,不學好都對不起家人。

    這個小學堂雖只以認字為主,但多的是想把孩子塞進來的。

    就是瓊花巷只領活回去做,不在作坊做工的婦人都領著自家孩子來,問能不能收,要不她們按時按點到作坊裡做活也行。

    可憐天下父母心。

    領活回去做的婦人,都是因為要忙活家裡的活計,要照顧一家老小,閒時擠著一點時間來領活做,貼補點家用。

    如今為了把孩子送進去認幾個字,都願意坐班了。

    霍惜翻著女工作坊領活,領報酬的本子,把一些做活穩定,產出比較高的婦人家的孩子收進了學堂。

    如此沒幾天,她家裡就堆滿了這些工匠女工們送來的各種東西。

    楊氏和鄒阿奶一邊收拾一邊嘖嘖感慨,“都是記恩記情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