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四百四十七章 誰的爹孃

    馬氏在屋裡坐下,想起她可憐的兩個孫孫,不住地抹眼淚。

    她的柔兒去的太早,留下兩個孩子在市井吃苦,骨肉血親沒一個幫得上忙的。想起來她的心就生疼生疼。

    李石勉在一旁安慰許久,馬氏才好了些。

    “你快給孩子寫信吧,我也添幾句。我想他們了,也不知念兒長得什麼樣了。”她可憐的孫孫,血脈骨肉,只有一個姐姐在身邊。

    霍惜收到老兩口千里迢迢寄來的信,已是十月深秋。

    莊子裡已收了晚稻。蠶繭也收了最後一茬。今年又是個豐收年。

    經過兩年的試驗,蠶的成活率大大提升,今年養了四回蠶,桑田又採用密植法,一畝桑田一年能得六石蠶繭。今年幾個莊子光賣生絲就能得銀好幾萬兩。還有嘉湖地區佃桑田農戶交的租子還不算。

    開了海禁,海上絲綢之路更是達到鼎盛。霍惜身處江南,處在絲綢業的中心,自然是要分一杯羹的。

    把生絲運到了松江,讓織坊把他們織成綢布,以備明年出海之用。

    忙完這事,就收到外祖的來信。

    看到大表哥婚事有了著落,很替他高興。

    看完信把信給念兒看,念兒看完,高興完,忽然問她:“姐姐,這個外祖父外祖母是誰的爹孃?我們回楊家村拜祭的不是孃的爹孃嗎?”

    怎麼他有兩個外祖父母?

    霍惜愣住了。

    霍念小的時候,她哄著他,說是外祖父母,念兒也沒多問。開開心心地跟他們寫信,從沒認幾個字塗黑圈圈開始,一直寫到後來字越寫越好看,每回都能得外祖父和舅舅的誇讚。

    現在他長大了,不好哄了。

    所以這是誰的外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