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十八章 趴屋脊

“還用我做什麼?”穆儼哼了聲。

他什麼都不用做,只往那一站,就代表了帝皇的旨意。

但凡家大業大的,能沒點朝事政事的敏感?

如今朝中就一遷都大事,這會歲末,皇上不委派朝廷大員,而是派錦衣衛出馬整肅鹽務,誰還能猜不出幾分皇上的意圖。

“天下之賦,鹽利居半,宮闈服御、軍餉、百官俸祿,皆仰給焉”。不說歷朝歷代,只說本朝,“兩淮鹽利最厚,從來接濟邊餉,半藉於此”。

但凡疏浚運河,邊軍糧餉不足,朝廷有災百姓有難,架河修橋建衙鋪路,只要國庫一沒錢就向鹽商籌措經費。

但凡有微詞或是拒給,也成,只放出風聲,朝廷要命人查一查。

這誰家敢讓人查?哪家是乾淨的?

誰家不私販獲利,誰家老實納課?誰家不結黨營私,不到處塞好處?哪家的賬本是實打實的產銷?

就不經查。

按說如今已不是建朝初期,大衛立國已有五十年,早已四海昇平,現盛世之像,國庫課稅亦連年都有增,只鹽稅倒是不增反減。

去年杭州府大風潮,海水倒灌,確對兩淮鹽場的食鹽產量有所影響,但也不至於今年的鹽課這麼低。

且不只今年,是連年在減。

如今國庫正是用錢之時,永康帝還能不派人查探一番?

只才對文武百官公佈了遷都的消息,朝野反響劇烈。江南豪族世家借京師之便大賺特賺,攢了鉅額家底,這遷了都,對他們這些江南世族,影響不可謂不大。

永康帝有心整頓鹽政,但也不想一促而就。

只命穆儼帶了一些人到淮安和揚州走一遭,敲山振虎罷了。畢竟把虎惹毛了,那也是會反撲吃人的。

永康帝並不想大動干戈。

這些穆儼都懂。

遂去了淮安揚州等地,也只威懾,並沒有真正拿出雷霆手段。於朝廷於皇上於兩淮鹽商,這樣的程度剛剛好。

結果也很令他滿意。

“我這回得了子羿兄極大的幫助,若沒他在鹽商中幫著周旋,我只怕也沒有那麼快回京。”匣子裡的金票宮家貢獻了很大一部分。

霍惜愣了愣,“你託他幫著牽線搭橋?”

穆儼點頭:“此次朝廷雖說放話要整肅兩淮鹽政,但……”

“但皇上只是想敲山震虎?只想要些好處,還不想引起鹽商震動?怕這個關鍵時期引起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