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54章 終相見!青登與天璋院大姐姐!【7500】

    “哈哈哈!說得也是呀。”東城哈哈大笑道,“在這個國家,沒可能有人不知道這個名字的啊!”

    東城此言,說得可能誇張了些……但“大鹽平八郎”之名家弦戶誦,卻是個母庸置疑的事實!

    此人本為一介普通的武家子弟。與其他同齡人相比,他最大的不同就是自幼好學且性格好強。

    為光耀家門,發奮修習文武兩道。

    直至20歲時開始接觸到在學塾裡見不著的各種社會現實之後,漸漸發覺自己昔日的功名氣節之志只是從好勝心出發。

    意識到此點的大鹽平八郎,頓感萬分慚愧,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不論是在學問修養,還是在人生境界上都還差得遠的毛頭小子。

    經此頓悟後,大鹽平八郎開始潛心修習儒學,提高自己的學問素質——此乃大鹽平八郎的第1次人生蛻變。

    然而,走上儒學之道的大鹽平八郎卻是越學越迷湖了。

    是時的日本儒家學術界的風氣是熱衷於尋訪,浮誇之風盛行,嚴重脫離實際。深耕儒學之後,大鹽平八郎不僅沒有感到自己的學問素養得到提升,反而越發地感到迷茫、混沌。

    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大鹽平八郎發現了明朝儒者呂新吾的《呻吟語》,通過它第一次知道了“千古一聖”王陽明所遺留下的偉大精神財富:陽明心學。

    如獲至寶的大鹽平八郎,開始專心修習陽明心學,經過不知多少歲月的鑽研,終是達到了以誠意為目的,以致良知為手段,排斥外界的感誘,弄清心的本意——天理的境地。

    此乃大鹽平八郎的第2次人生蛻變。

    陽明學雖然是高度的唯心論,但它實際上是標榜以德行為第一的實踐主義——所謂“知行合一”的哲學。

    大鹽平八郎在此基礎之上又加以發展,把它和現實緊密結合起來,成為一種對社會有用的學問。

    學問大成的大鹽平八郎,最初只在公務之餘進行講學。

    後來隨著名聲的逐漸提高,弟子越來越多。

    為了能有個更好的講學環境,大鹽平八郎於1823年在自己家裡開辦學塾,取名為“洗心洞”,制定了入學盟誓八條,排除空頭理論,嚴格實行大鹽學的宗旨——務實。

    洗心洞的弟子除武士階級出身的武家子弟之外,還有不少是大坂附近的農家出身的農民。

    大鹽平八郎雖是武士,但他卻沒有任何的階級觀念,他對農民有著極濃厚的感情,經常訪問近郊農村,與位於社會底層的窮苦人們打成一片。

    他一直堅持認為:農民是十分樸素的,如果對他們進行教育,一定能讓他們也擁有聖人那樣的心境。

    除“尊敬”之外,大鹽平八郎也對深受天災人禍所害的農民寄以無限同情,因而十分痛恨腐敗的江戶幕府以及被江戶幕府縱容的特權商人們。

    大鹽平八郎對江戶幕府的憤恨與日俱增。

    這股針對無能的江戶幕府的強烈不滿,最終於1837年……在這一年的冬季“引爆”了。

    而導火索便是害數以百萬計的窮苦人淪為餓殍的天保饑饉(1832-1833)。

    天保元年(1830)7月京都大地震,9月澱川洪水氾濫。

    天保二年(1831)3月澱川大水。

    天保三年(1832)各地農業歉收。至天保四年(1833)全國出現大饑荒,加之出羽大洪水,奧羽水災,關東大風雨等自然災害不斷,米價持續上漲。

    饑荒的霎時出現,使得窮苦人們立即深陷水火之中。

    許多窮途末路的災民為了買米、換米,甚至不得不讓妻女到路邊賣**。

    江戶幕府有試著救災……但他們的救災行動就跟人的闌尾一樣——有跟沒有都差不多。

    當窮人因糧荒而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時,一慣同情和幫助窮人的大鹽平八郎挺身而出,變賣自己的全部藏書,得黃金620兩,將它分給一萬戶窮人,

    然而……這點錢始終是杯水車薪。

    大鹽平八郎看到窮人餓死的越來越多,而江戶幕府卻束手無策。雖然自己傾家救濟,但也是無濟於事。

    對江戶幕府的怨憎已然膨脹至極點……最終,大鹽平八郎決定鋌而走險!揭竿而起!

    這位最初只是為了光耀家門才奮發向上的學者,至此完成了其人生的最後蛻變——決定豁出一切地去隻手補天裂。

    他帶領著他的門下弟子們秘密製造大炮、火藥等武器,為起義做準備。

    起義時間本定為2月29號,但因叛徒的告密,導致不得不提前起義。

    大鹽平八郎與他的弟子們、被髮動的窮苦人們高舉“救民”的大旗進軍大坂,在大坂市內與幕府軍展開激戰。

    礙於人力、物力的有限,起義軍所使用的自制武器實質上相當簡陋……但腐敗的幕府軍依舊被打得狼狽不堪。

    江戶幕府聞訊後,連忙徵調附近的尼崎、岸和田、郡山等藩的藩軍增援大坂。

    起義軍雖打得很是頑強……但還是敗在了有著壓倒性的人力、武力優勢的幕府軍手上。

    起義被鎮壓之後,江戶幕府在全國撒下天羅地網,搜捕大鹽平八郎等人,最終查明:大鹽平八郎與其養子躲在大坂市內韌油掛町的美吉屋五郎兵衛家的一所獨立房屋裡。

    大坂町奉行立即派出大隊人馬包圍該屋。自知再也逃不掉的大鹽平八郎,點燃準備好的炸藥,砰的一聲巨響,爆破房屋自焚而死。

    待火焰熄滅之後,幕府的官差們從廢墟里拉出來二具面貌完全無法識別的燒焦的屍體。

    自以為終於可以高枕無憂的江戶幕府張榜安民——但完全沒人買賬。

    起義軍與幕府軍在大坂的激戰,使得大坂的無數房屋被燒燬,大量町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但他們對大鹽平八郎非但不痛恨,反而尊稱他為“大鹽先生”、“平八郎先生”。

    畢竟他們的眼睛也不瞎——他們還是辨得清楚誰才是真正對他們好的人。

    出於對大鹽平八郎的景仰與紀念,無數文人墨客紛紛出動。

    “說書界”在當年的4、5月間,就有九州的說書人將大鹽的事蹟編成故事,十分流行。

    “戲劇界”則至天保九年(1838)九州開始出現歌頌大鹽的歌舞伎,不過為避嫌而把時代換作室町幕府時代。人物姓名也更換了,大鹽平八郎變為小鹽貞八,在這出戏劇裡,小鹽貞八替天行道,町奉行出盡醜態。一般戲劇演出20天時間,而關於大鹽起義的戲劇演出百日以上還是滿員,人們從幾十里路來看戲也不足為奇。

    “大鹽先生沒有死!他還活著”的傳說始終沒有消失——此傳說並不是空穴來風。

    在大鹽平八郎引爆炸彈後,幕府的官差們只從廢墟里搜出2具辨不清模樣的焦屍……若說死的人是大鹽平八郎的替身,那還真不是沒有可能。

    有人說大鹽平八郎逃到了尹豆的韭山;有人說大鹽平八郎逃到了九州;更有甚者直接說大鹽平八郎渡海去了大陸,甚至說他乘黑船到西洋了。

    

    直到現在都有許多人深信著:大鹽先生還活著!並且他還會回來的!會帶領他們這些窮苦人再度與萬惡的江戶幕府作抗爭!

    已基本變為一個信仰符號的大鹽平八郎,其名號直至23年後的當今,仍有著極誇張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有著15萬石高的郡山藩是當年出兵增援大坂、鎮壓大鹽平八郎起義的藩國之一。以多田幸右衛門的年紀來看……如果他是郡山藩出身的話,那他還確實有可能參加過23年前的那場大坂合戰。

    這個滿口胡言亂語的瘋子,居然還有這樣的過去……得知此事的總司,忍不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