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146章 上至寡婦下到少女全不放過的青登!【6600】

壯漢的此席話語,直接點爆了與其同席的其他儒生的情緒。

只見他們紛紛精神振奮地熱烈道:

“對!說得好!”

“居然引進西狄的奇技淫巧,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祖宗之法,不可變也!否則我等百年之後,有何面目在九泉之

“唉!秩序敗壞,人倫崩潰!大樹公起用那些沉淪於西狄異學的異端之徒,那聖人之道算什麼?那讀了那麼多年聖人之學的我們又算什麼?乾脆直接去請那些滿身腥羶味的夷狄們來當官好了!”

……

儒生們的吼叫,填滿了茶屋的每一處角落。

與青登等人分別沒多久的手代小姐姐,兩手空空、一臉焦急地從廚房裡衝出。

看著像幫沒有自制能力的嬰兒,不顧場合時間地想叫就叫、想喊就喊的儒生們,手代小姐姐的兩頰上浮現出一抹猶豫。

片刻後,她咬了咬牙,朝儒生們大步走去——她應該是想勸這夥自娛自嗨的“遺賢”們安靜一些,別吵到在場的其餘客人。

然而她還沒來得及走遠幾步,便感到一隻有力的大手,從背後按住她的右肩膀。

“老闆……”手代小姐姐轉頭向後,只見她的老闆一臉無奈地朝她搖了搖頭。

算了,就任由他們去吧——老闆以動作與眼神這般道。

在魚龍混雜的江戶幹了十幾年餐飲的老闆,可太明白妄自打擾這種正情緒高漲著的自命不凡之輩,將會招致何樣的後果。

目下的明智之選,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那夥儒生不存在。

手代小姐姐憤憤不平地咬了咬下唇,最終——她採納了老闆的建議,不再靠近儒生們,只遠遠地觀望他們的表演。

雖然這麼做有點損,但青登確實是太想看被如此貶損的德川家茂,目下是何表情了。

他若無其事地舉起茶杯,裝作是在喝茶,藉著茶杯的遮擋,悄悄傾斜眼珠,偷瞧德川家茂的臉。

4歲成為紀尹藩的第13代目藩主,12歲被迎進江戶,繼承徵夷大將軍之位的德川家茂,可謂是“沖齡踐祚”一詞的完美詮釋。

自幼就登上政治舞臺的德川家茂,在周遭環境的耳濡目染之下,被培育出極好的修養。

青登從未見過德川家茂的臉上出現大幅的情緒變化。

年輕的面龐上,總掛著風輕雲澹的平靜神態。

然而,個人涵養那麼好的德川家茂,此時卻毫不掩飾其內心的厭惡之情。

一抹不耐之色,大大咧咧、赤裸裸地掛在德川家茂的兩眉之間。

對於這幫儒生的政治主張,德川家茂抱著何等看法,可見一斑。

這倒也是正常的。

別說是德川家茂這種視界開闊,銳意進取,早就睜眼看世界的君主了,只要是智商、眼界正常的人類,都不可能會對那夥儒生適才所述的那些論調抱有好感。

恢復井田制;抵制西學,獨尊儒術……這夥人的治國理念,一條比一條離譜。

青登原以為:把德川家茂弄得不高興了,就是這幫人的極限了。

哪曾想,這群傢伙突如其來的嶄新暴論,讓青登的想象下限被猝不及防地突破。

眾人對壯漢的連聲讚揚稍稍消停了一些後,一個滿臉痤瘡的矮矬子的站起身:

“諸位!要我說,大樹公倚仗大御臺所,時常找大御臺所問策,也同樣是一件極離譜的事情。”

現在換此人所談論的人物——大御臺所,天章院的臉色變了。

“女子干政,於情不通,於理不合,成何體統!大御臺所一介婦道人家,她懂什麼叫治國嗎?她可曾研讀過聖人之書?”

“大樹公倚賴大御臺所……怎麼?這是想效彷唐代的唐高宗,也想在我國弄一個二聖臨朝,也想弄一個武則天嗎?”

矮矬子成功地以一己之力,把話題內容從“批判德川家茂”,引至“批判天章院”。

“對!說得好!”

“大御臺所不修婦道,前代將軍在位時,沒有誕下一兒半女,延續德川家族宗家的血脈,便也罷了!居然還恬不知恥地妄議國是,妄自參與幕政!”

“大御臺所若是真心想為這個國家好,想要為幕府的未來出一份力,那麼就應該立即停止對幕政的干預!專心地替大樹公治理大奧!再也別在大眾面前露面!”

便在這亂成一團之中,漸漸地,響起了輕微的抽泣聲。

那是一個長相頗具人形的醜逼。

醜逼掩著臉,又瘦又窄的雙肩在繡有家紋的衣服

“唉!報國無門啊!一身文武藝無處施展,何其遺憾呀!”

這幾句話,正說中了在座不少人此時此刻的心情。

一時間,抽泣音、嚎啕聲此起彼伏地響起。

“生不逢時啊!”

“只可惜了我的這一身本領……”

就在這當兒,一個不耐煩的、焦急的聲音,忽然傳遍了整座茶屋。

“哭什麼?諸君在此效‘新亭之哭’,有何用處?國勢垂危,吾等應當戮力同心,刺股懸梁!何至作楚囚相對?何至效兒女之態!”

青登跟著眾人轉過頭去,只見一個臉龐上蒙有厚厚一層油脂的大胖子,以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激動地大聲說:

“回首經年,東照神君生當戰國亂世!其時海水群飛,兵連禍結,雲起龍驤,諸侯並起!”

“天道不公,致使東照神君自幼就被挾為今川氏的人質,流離轉徙,造次顛沛,然即令困此險境,東照神君亦未曾自暴自棄,未嘗一做兒女之態!”

“臥薪嚐膽,含垢忍辱!離今川,平武田,取石田,滅豐臣,終開我德川天下三百年基業!”

“只不過是遭封了一點小挫折,就掩面對泣,成何體統?不怕貽笑古人於九泉乎?”

胖子口中的東照神君,指的正是江戶幕府的開府將軍: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死後,京都朝廷給其上神號:東照大權現。

因此,東照神君便成了後來人對德川家康的尊稱。

這一段康慨激昂的責備,掬起了因醜逼等人的哭嚎而稍稍沉重下去的氣氛。

適才哭得很是起勁的醜逼等人,紛紛因感到不好意思而停止了泣聲,神色窘迫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在就在這當兒,一個面容俊朗的帥哥站起身,以巧妙的一番話語,化解了時下彌散在桌內外的尷尬氣氛。

“天音君說得對!大丈夫怎可一再效楚囚對泣?磨礪自身,熱心報國方是正途!”

就這樣,儒生們的談話內容,又切換回最初的話題——該怎麼做才能使幕府中興。

“果然還是得以恢復井田制為先!只要革新了田制,便不會再愁錢糧不濟!有錢有糧,何愁國力振興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