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99章 執此天罡劍,洋人是大便【4300】

  村田清風的強力改革使長州藩的財政狀況獲得極大的改善,促進了生產,增強了藩國的經濟收入和軍事實力。

  從第5代藩主毛利吉元執政起,便一以貫之的重視教育的基礎國策。

  長久的積累、沉澱,為長州藩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而今的長州藩,儼然已是兵強馬壯、人才輩出的西日本首屈一指的強藩!雖尚不足以與幕府分庭抗禮,但也可說是讓幕府忌憚不已。

  長州藩的現任家督是第13代藩主:毛利慶親,自天保七年(1836)上位以來,統治長州藩至今。

  毛利慶親的原名是毛利敬親,但因“偏諱”而改稱毛利慶親。

  “偏諱”是武家社會上位者將自己名諱的一字賜給下位者,以建立主從關係。毛利慶親的“慶”字來自第12代將軍德川家慶。

  如何評價毛利慶親?

  一言以蔽之:出了名的鐵廢物!

  雖然村田清風是他一手提拔的,村田清風的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是他大力支持的,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多麼有遠見、才能。

  他唯一會做的事情,就是高坐在大位上,一言不發地看著底下的臣子們討論。

  待臣子們討論出來個所以然後,他就輕飄飄地說上一句“好,那就這樣吧!”。

  因為毫無主見,從未自己拿過主意,他壓根兒就沒有一個成體系的思想理念,只會說一句“好,那就這樣吧!”,所以被世人蔑稱為“就這樣吧侯”。

  當村田清風的改革主張受到廣泛歡迎時就重用他,當他遭受彈劾後,就任由他下臺——這就是毛利慶親的統治方式,主打的就是一個隨性!

  長州藩的政治主張之所以會這麼頻繁地反覆,毛利慶親的“無為而治”可謂是居功至偉。

  文久元年(1861),長州藩出了一個“睜眼看世界”的明白人、被譽為“荻城第一英才”的長井雅樂,他向毛利慶親呈交了一份長達四千八百字的建議書,即大名鼎鼎的“航海遠略策”。

  其主要內容大致可概括為:廢棄條約和攘夷皆為兒戲。不如積極接受條約,朝廷與幕府公武一致,師夷長技以制夷。

  毛利慶親看完“航海遠略策”後,毫不出意外地說了句“好,那就這樣吧!”

  如此,長州藩成了“公武合體”的擁躉——藩內的“尊王攘夷派”自然是不可能接受這樣的。

  於是乎,沒過多久,長州藩內的尊攘志士舉起叛旗,在藩境內引發大規模的騷動。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正義派”領袖周佈政之助的思想發生轉變,徹底倒向“尊王攘夷”,開始結交藩內的尊攘志士。

  長州藩的“正義派”和尊攘志士就此合流。

  長州藩內的“尊王攘夷”的呼聲佔據上風后,毛利慶親又毫不出意外地說了句“好,那就這樣吧!”,來了個180度的橫跳,不僅徹底廢除“航海遠略策”,而且還聽從周佈政之助等人的建議,勒令“奸邪小人”長井雅樂切腹謝罪。

  一代英傑,就這麼荒唐地送了命。

  像毛利慶親這樣的蟲豸,怎麼可能搞好政治呢?

  在這一聲又一聲的“好,那就這樣吧!”中,毛利慶親被徹底架空,成了一個天皇般的吉祥物。

  權力的真空自然會引發爭奪——“俗論派”與“正義派”展開了激烈的明爭暗鬥。

  最終,因與尊攘志士合流而實力大增的“正義派”奪得了話語權。

  “俗論派”勢微,藩國的軍政大權落到了“正義派”的手上。

  雖然跟思想境界仍停留在封建時代的“俗論派”相比,“正義派”的政治主張要先進不少——但也不多。

  如何形容“正義派”呢?

  簡單來說:完全就是一群瘋狗!

  之所以會如此,還得從一個名叫吉田松陰(1830-1859)的傢伙開始講起。

  吉田松陰,生於天保元年(1830),其人相當複雜。

  他乃陽明學派的思想家,精通漢學、水戶學、國學、兵學等多門學問,自幼便是出了名的神童。

  他在力倡尊王攘夷、防禦外辱的同時,並不抱有盲目排外的迂腐思想。

  “黑船事件”爆發後,為了更好地瞭解夷狄,當時恰好在江戶附近遊學的吉田松陰帶上自己的弟子金子重輔,二人划著小舟,趁著夜色偷偷登上美利堅的黑船,想與艦隊一起去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