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149章 向神明宣戰!【4400】

  【注·惠方卷:一種相對較粗的手卷壽司】

  若是讓原教旨主義的月代頭愛好者千葉重太郎看見了,一定會對尾關雅次郎的髮型大加讚賞。

  當然,真正讓青登決定將扛旗的重任委託於他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他那過人的力氣。

  誠字旗的旗面長寬各有30釐米和60釐米。

  至於旗杆,青登特地選用了進口的實心紅木,將其製成旗杆後,總高度足有近5米

  將這麼高、這麼沉的木杆子舉高、舉直、舉穩,再加上那迎風舒展的巨大旗面……這重量,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應付得來的!

  而尾關雅次郎便能輕而易舉地駕馭誠字旗。

  他能在將誠字旗高舉的同時,平穩地行走並保持面容的鎮定,從外表上來看,就跟個沒事人一樣,呼吸平穩、步伐緊實有力……簡直就是天生的扛旗人!

  在親眼見到尾關雅次郎輕鬆舉起誠字旗後,青登當即決定:就由你來為新選組扛旗!

  事實證明,青登並沒有選錯人。

  今日今時,誠字旗甫一亮相,便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負責扛持此旗,將旗幟抬得既高又穩的尾關雅次郎功不可沒。

  呼……

  青登閉上雙目,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吐出半透明的濁霧。

  少頃,他緩緩地睜開眼睛……舉目望去——

  前後方是身披淺蔥色羽織的部下們;左右兩側是前來歡送的民眾。

  一聲接一聲的仁王大人,緊緊地包圍著他。

  實不相瞞……直到此時此刻,青登才有了自己正在統兵出征的實感。

  不知怎的,他頓時感到心裡湧出難以言說的豪情。

  冷不丁的,他不自覺地回想起辛棄疾的千古名句: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哞哞~~

  就像是感應到了主人的想法似的,蘿蔔側過頭來,哞了一聲。

  青登見狀,不禁莞爾,心裡暗自調侃道:

  ——只可惜,我現在沒有金戈,只有腰間的一把紫刀,胯下所騎乘的坐騎也不是鐵馬,而是鐵牛,麾下只有百來號的士兵,更沒有氣吞萬里如虎。

  想到這,他頓了一

  頓。

  緊接著,一抹令人難以捉摸的情緒在其頰間湧現。

  ——倘若有一天,我所統領出徵的部隊規模達到今日的百倍以上,屆時……將會是一副怎樣的光景呢?

  ……

  ……

  從京都到奈良,是一大片的坦途,沒有礙事的山嶺、丘陵,大可快速行進。

  出了京都後,新選組一路急行軍,僅用了一日的功夫便抵達奈良。

  奈良之於日本,猶如洛陽之於中國,既是曾經的國家首都,也是重要的文化之都。

  8世紀日本首都平城京建設在此地,以奈良為國都的這段歷史時期,便為奈良時代(710年—784年)

  首都遷至平安京……即今日的京都以後,奈良被叫做南都,以日本佛教中心發展起來。

  南有大坂,北有京都……被三都的其中之二夾在中間,如此尷尬的區位環境,使得奈良的地位都變得古怪起來。

  經濟、人口……不論是在哪一方面,奈良都不能與京都、大坂相提並論,只能靠歷史悠久來維持住存在感。

  然而,就連這份看家招牌,都被京都無情碾壓。

  所以早在江戶時代,就有類似於此的地獄笑話流傳:京都人位列奈良人最想幹掉的傢伙的排行榜的第一名。

  新選組抵達奈良的時候,天色已漸暗。

  青登大手一揮,將安排將士們有序入住旅舍的繁雜任務交付給山南敬助。

  這倒不是青登偷懶耍賴、想當甩手掌櫃。

  身為統籌新選組內務的總務司總長,這本就是山南敬助的份內事兒。

  騎了一整天的牛,雖不至於使青登感到疲憊,可也讓他萌生了好想快點在鬆軟的被褥裡躺個‘大"字型的強烈慾望。

  正當他準備直接回自己的房間裡休息的時候,清河八郎倏地找上他,提議道:

  橘大人,難得來到奈良,不如前往春日大社,向神明祈禱勝利吧!

  春日大社——全日本上下共有一千餘座春日神社,總本社便是位於奈良的春日大社。

  建於和銅二年(710年),建設者為藤原不比等。為當時的掌權者藤原家族的守護神而建造起來的神社,神社內也因藤而出名,與伊勢神宮、石清水八幡宮一起被稱為日本的三大神社,社內供奉的神明包括武甕槌命、經津主命、天兒屋根命和比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