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202章 攘夷戰爭,開始!【4400】

文久三年(1863),5月6日——





京都,壬生鄉,新選組屯所,將領們的專用道場——





“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永倉新八高舉著木刀,使出力劈華山的氣勢,猛劈向齋藤一的天靈蓋。





齋藤一架刀過頂,輕車熟路地化開永倉新八的攻勢。





在一旁觀戰的原田左之助和藤堂平助侃起了大山。





“我覺得這一回肯定是永倉新八贏!”





原田左之助前腳剛說完,後腳藤堂平助就反駁道:





“不!我賭勝者是齋藤先生!你看,永倉先生在這一戰中太心急了,氣息已亂,用不了多久,他就會落入下風。”





“這樣啊……說得也是呢。好,我也賭這一回是齋藤贏!”





“喂!不是說好賭贏的人要請吃晚飯嗎?怎麼能隨意更改押注的對象呢?”





雖然永倉新八和齋藤一是不同類型的劍客,但他們的實力只在伯仲之間。





像他們這種同級別,同時實力又不相上下的武者,決出勝負的關鍵因素,往往就只剩下一些微妙的要點。





比如有沒有調節好心情,比如昨晚有沒有睡好,比如上一頓飯有沒有吃飽,再比如說今日的運氣夠不夠好。





青登在給自己劃撥了專用道場之餘,也給麾下的將領們劃撥了專供他們使用的道場,以方便他們習武、磨練技藝。





只有拔刀隊隊長及以上的將官們,才有資格使用此道場。





對於這座將領們專用的道場,新選組的隊士們慣稱其為“將級道場”。





今日的“將級道場”,可謂是群星薈萃。





此時此刻,除了正在切磋的永倉新八、齋藤一,以及正在觀看他們倆的比試的原田左之助和藤堂平助之外,近藤勇、山南敬助、總司、木下舞、佐那子、井上源三郎,全都聚於此地。





土方歲三仍在江戶主持徵兵。





可以說,除了土方歲三之外,“試衛館派”的諸位全在這兒了。





剛跟佐那子對練完的總司,一邊用薄布擦拭著額上的細汗,一邊隨口說道:





“說起來,‘幕朝會談’怎麼樣了?”





她的話音剛落,不遠處的近藤勇就聳了聳肩:





“還能怎麼樣?雙方僵持不下唄。”





“朝廷反覆要求‘儘快攘夷’。”





“幕府反覆強調‘斷不可攘夷’。”





“就這麼週而復始。”





井上源三郎驀地插話進來:





“嘖!真虧幕府和朝廷能就這點破事兒,掰扯得這麼久。”





“‘現在是否要攘夷’——這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嗎?”





“朝廷的那些公卿甚至都不需要去做任何事情,既不需要去翻閱書本,也不需要去做細緻的考察。”





“只要去一趟橫濱,嫌遠的話就去一趟大坂的港口,看一眼西夷的戰艦,這個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除非是那種腦袋有問題的人,但凡看上一眼西夷的戰艦,就能明白西夷擁有著多麼強大的力量。”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較之西夷的軍力,我國確實是多有不足。”





“縱使集合幕府與諸藩之全力,也無法抗衡西夷。”





“現在攘夷,絕對會被西夷打得落花流水。”





“幕府目前所踐行的‘向西夷學習,待日後強大了再驅逐西夷’的策略,才是最正確的道路。”





“朝廷的那幫只曉得吟風弄月的公卿,怎麼就不明白這個道理呢?”





“明明千年前的朝廷尚能虛心地派出遣唐使。”





“怎麼而今的朝廷反倒卻如此冥頑不靈呢?”





井上源三郎並不是一個多話的人。





他平日裡也很少去主動談論與政治相關的事宜。





這樣的他,居然按捺不住情緒地怒噴朝廷……可以看出,對於這場久久僵持不下的“幕朝會談”,饒是不願摻和政治的他也不禁心生怨言。





山南敬助苦笑一聲,插話進來:





“話也不是這麼說”





“即使是在千年前,朝廷也是在白江口之戰中慘敗給唐軍,才開始虛心地派出遣唐使的”





白江口之戰——亦稱白村江之戰,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與日本於白江口發生的大戰。





此戰中,唐朝水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日本水軍打得大敗,堪稱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





役後,日本朝廷不得不認清現實,審時度勢地恢復與強盛的大唐帝國的國交,並開始派遣遣唐使,學習唐朝的優秀文化與先進制度。